第76章 千金買糧





劉陵十分清楚劉徹現在的處境,也曾勸她父皇,既然事情已經暴露,不如趁機反了。淮南王劉安擔心太皇太后屍骨未寒,此時興兵不得人心,並非最佳時機。過幾年劉徹還沒兒子,他也準備充分了再反也不遲。




劉陵也覺著她父王此言有理,不得人心的話,僥倖窺得天下也難坐穩。




淮南王和劉徹只差撕破臉擺到檯面上,劉陵覺著劉徹的人幹得出,便給她的人使個眼色。




衛長君帶他們到最東邊,教他們掰玉米,“可以剝去玉米外衣,也可以直接掰下來。若是翁主想早點拉走,像我這樣直接掰下來就行了。”




隨後又掰一個剝開外衣,“玉米拉回去就得晾曬,否則黴了豬都不吃。翁主家要是地方有限,可以把玉米系在一起弄成串,掛在廊簷下晾曬。”




劉陵見他講的這麼細緻,心底不禁好奇,他難道還不知道田蚡被奪去侯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淮南王府。




不過無論知不知道,衛長君說總好過他閉口不言,或一問三不知。




“大公子,這些玉米杆子是否能像紅薯藤一樣拿來喂牲口?”




衛長君:“用鍘刀切碎了,牛羊應該會吃。我家不缺紅薯藤,還沒試過用玉米杆喂牲口。”




“那玉米杆留做什麼?”




“燒火!”




劉陵詫異:“燒火?”




衛長君頷首:“玉米杆燒出的灰跟牲口糞倒在土坑離漚幾個月,開春前挖出來陰乾,等犁地時候正好撒上去。糞和灰翻到地下,不止可以肥田,還可以殺死大部分蟲子。否則畝產多少還真不好說。”




劉陵沒想過種地這麼麻煩,“必須如此?”




“翁主不會以為挖個坑埋下去就能長成這樣吧?”衛長君故意這樣一問,劉陵不敢再問下去。




淮南王家將問:“一畝地上多少糞?”




“多就多上點,少就少上點。實在沒有,今年在這塊地上種玉米,明年換另一塊地。這塊地用來種紅薯或別的作物。否則地無力長出的玉米棒子不止大小不一,可能只有稀稀拉拉幾個玉米粒。好比這樣。”衛長君找個一顆玉米上結兩個玉米棒子的,撿小的掰下來剝開遞給劉陵。




劉陵一看一個玉米棒子頂多一把玉米粒,嫌棄的皺了皺眉。抬眼看到衛長君一副“我沒騙你吧”的模樣,忽然發現他一直很坦誠。




劉徹這是什麼運氣。心血來潮去看一下平陽侯和平陽公主,叫他遇到一個好生養的衛子夫也就罷了,竟然還附送一個衛長君。




衛長君光明磊落的品性,別說收買他,只是砸錢恐怕都無法與他親近。




“翁主,怎麼了?”衛長君見她一會擰眉一會嘆息,好奇她又憋什麼壞。




劉陵收回思緒,“大公子說的這麼詳細,劉陵不知如何感謝你才好。”




衛長君心說,真想謝就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雖然賣給翁主了,可這些玉米也是長君辛辛苦苦種的。不瞞翁主,每一株苗我都看過。”




“這麼多?”劉陵震驚。




衛長君可沒這麼多閒工夫,但誰叫她不知道呢。




“玉米產量雖高,也會生蟲。一株生蟲不及時清除或者拔掉,就有可能連累這一片玉米地。”




劉陵問:“紅薯呢?”




“紅薯生蟲多在地下。翁主用我先前說的法子能防個七七八八。”




劉陵把玉米給身後家將,拱手道:“多謝大公子告訴我這麼多。”




“翁主折煞長君了。”衛長君謙虛地笑笑,“翁主,你們忙,我去那邊看看陛下派來的人掰多少了。順便提醒他們給你們留五畝。”




“留”字一出,劉陵不敢留衛長君。




公孫敖和衛青也在地裡幫忙。衛長君走到二人身邊問:“上林苑的玉米收好了?”




衛青一邊掰玉米一邊點頭,“太皇太后去了,太后因為田蚡乾的事不好干涉朝政,陛下不用再找理由應付太后,也不用擔心叫太皇太后發現,昨日調一支人馬過去一天就好了。只是上林苑農奴太少,除了曬玉米的和收紅薯的就沒人犁地了。這幾日陛下正愁著要不要從宮裡選些暫時用不著的宮娥宦官送過去。”




公孫敖道:“等陛下回來應該會問問兄的意見。”




這幾年太皇太后時不時給劉徹添堵,劉徹三五天出去一次,沒心思往宮裡弄人。先前劉徹又放出去一批,衛長君覺著宮裡的閒人弄過去也不夠。




“不如叫陛下去奴隸市場看看,十個有九個擅長農活。摸到犁就會犁地,拿到耬車就會種小麥,都不需要人教。”




二人恍然大悟,然後滿眼佩服地看著他。




衛長君朝孟糧和牛固抬起下巴,“我也是聽他們說的。”




衛青好奇地問:“奴隸市場怎麼會有那麼多會幹農活的?”




“因為長安不止武安侯一個侯爺圈地。”衛長君問,“他們強取豪奪,廷尉不敢管,更不敢上報陛下,那些失去土地的農民不想死只能賣身為奴。否則憑一些權貴賣奴,奴隸市場怎麼可能一年忙到頭,兩年忙到尾,沒有歇息停業的時候。”




公孫敖和衛青相視一眼,隨後二人齊聲問:“陛下知道嗎?”




“我又不是陛下,我哪知道。”衛長君覺著就算他以前不知道,查了田蚡之後也該清楚那些王侯什麼德行了。




由於他的摻和,劉徹提前十幾年認清了他舅的真面目,也不知道是天下之幸還是不幸。




“你們可以跟陛下提個醒,就說我說的。”衛長君有“神靈”護體,田蚡的事也證明他並非信口開河,劉徹應該不會再懷疑他。




公孫敖笑道:“一點小事,何至於把兄搬出來。”




衛長君:“你們不說陛下也會懷疑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二人不太信,他們怎麼就不能知道這些事。




衛長君見狀心說,你們試試就知道了。不過當務之急是收玉米。衛長君只有一輛獨輪車,車被禁衛用了,他只能用八陽裡村民帶來的筐和扁擔挑到地頭上。




八陽裡的村民若是衛長君花錢請的,他會跟竇嬰一樣抄著手在地頭上東瞅瞅細看看。人家不要錢,衛長君就不好意思偷懶了。




發現有筐滿了,衛長君就挑回家倒東院裡晾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