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籌建新家





張湯在主陵,主陵離此地有十多里,韓嫣不禁說:“那等玉米收下來再說。”




竇嬰覺著地是衛長君的,應該由他做主,就對衛長君道:“現在去也行,反正來都來了。”




衛長君也有此意,但他突然想到一點,這邊無房無瓦,他也不如劉徹人多,成千上萬畝地一天就能收拾好。回頭買了牲口和農具放哪兒。種小麥的時候麥种放哪兒。總不能早上用驢車拉兩石來,到晚上種完了,再趕著空車回去。




兩百畝地靠一輛車運良種得運到何年何月。他在秦嶺種地可以用竇家和韓家的奴僕。跑到渭河畔總不能還要人家過來幫他種地。




他可以買奴僕,可奴僕住哪兒。又不能住秦嶺。他家牲口有限,奴僕走著過來,等走到這兒還有力氣幹活嗎。




衛長君嘆氣,“這地怕是還得再叫陛下種一年。”




韓嫣想問為何,嘴巴動了動感到口乾舌燥,而這邊連口泉眼也沒有隻能忍著,他瞬間明白了,“還看嗎?”




衛長君微微搖頭。




竇嬰:“還從這邊過?”




韓嫣想點頭,不經意間看到河對岸聚集許多人,一個個都眼巴巴往這邊看,“怎麼那麼多人?他們看什麼呢?”忍不住往四周打量。




竇嬰很是詫異,“你不知道?”




韓嫣一時沒聽懂。衛長君解釋這些人是他們渡船的時候來的,不看什麼,看他。此言一出,韓嫣嗤之以鼻,接著想起竇嬰先前的話,臉色凝固,不敢信地問:“特來此瞻仰大公子的風采?”




“我還沒死!”衛長君瞪他。




韓嫣猜對了,“那是勇往直前,還是繞道而行?”




衛長君沉吟片刻決定過去。




到對岸鄉民七嘴八舌地問他是不是衛大公子,衛長君毫不遲疑地承認他就是衛長君。鄉民邀請衛長君去村裡歇歇腳。




衛長君看向竇嬰和韓嫣。




託他的福,鄉民也知道衛大公子有兩個鄰居,以前橫行皇宮的韓上大夫以及魏其侯竇嬰。鄉民不甚喜歡二人,聽聞韓嫣跋扈,竇嬰自大。但他們相信衛長君的友人即使沒幹過好事,應該也沒幹過壞事。於是也向二人發出邀請。




韓嫣正巧渴了,就給衛長君使個眼色。鄉民的家離渭河也不遠,他們慢行三里就到梁家裡。據說整個村的人都姓梁。梁家裡數里正家的房子最氣派,鄉民就送他們仨去里正家。




里正久聞“衛公子”大名,沒等他進門就令兒媳和老伴燒茶湯準備吃的。衛長君連忙說:“我們吃過來的,吃的就免了。有沒有燒開的水?我愛喝清水。茶湯裡有藥,宮裡的醫者告訴我,是藥三分毒,我體弱,儘量少吃。”




里正好奇地問:“還是那年受的傷?”




“對,流血太多。”衛長君笑著提醒,“是不是先進屋?”




里正慌忙請三人進屋。竇嬰和韓嫣相視一眼,他又想做什麼。不應該寒暄幾句,喝口水就走嗎。難不成他還想留下來吃飯。




這時節吃的不少,但鄉野人家肯定不好意思拿粗茶淡飯招待他。衛長君也不好意思吃人家辛辛苦苦養的雞鴨。到屋裡坐下就告訴里正,陛下給他兩百五十畝地。五十畝用來建房。他打算深秋時節動工。但河對岸的鄉民遷走了,離皇陵太遠,也沒法叫皇家工匠幫他建房,就想把此事委託給里正。




里正驚呆了,貴人找他建房,這可能嗎。




以前衛長君聽八陽裡裡正說過,他們鄉野人家建房也好蓋牲口圈也罷,從來不用找外人。衛長君相信梁家裡也一樣。




衛長君問:“沒空?”




“不,不。玉米收下來就沒什麼事了。咱們種春紅薯春小麥,地可以慢慢拾掇。”里正趕忙說,“只是給大公子建房,咱們沒建過。”




衛長君笑道:“不難。五十畝地四周留出五丈,拉一個兩丈高半丈寬的大院子。”索性低下頭,在地上畫給他看。




韓嫣勾頭一看,就是秦嶺衛家。但正房跟衛家正房不一樣。秦嶺衛家正院南邊接出一個小院。這裡沒有,但是個四合院。東西院跟秦嶺衛家一模一樣。靠大院南牆也有一排牲口圈、茅房、浴房、草棚柴棚等等。靠最北牆多出一排房子,東邊也有幾間。




竇嬰禁不住問:“你建這麼多房是打算買多少奴僕?”




衛長君同里正解釋:“正院我住。東院留我母親住。西院是幾個弟弟的房子。正院後面靠北牆這一排給奴僕準備的,東牆根底下這幾間是奴僕吃飯和做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