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有點神通

 西瓜汁水多,切的時候難免弄到手上,韓嫣嫌洗手煩,畢竟從院外到院裡有很長一段路沒一點陰涼地兒。

 當他看到竇嬰夫婦從屋裡出來,也只能嘆了一口氣,認命的把剩下那半瓜切了。

 竇嬰坐下便問:“老夫怎麼聽說仲卿回來了?人呢?”

 “沐浴洗頭。”韓嫣說著又忍不住使霍去病去看看衛青洗好了嗎。

 不用看,衛青出來了。昨日洗了頭髮,今日只需衝一下身上的汗就行了。衛青吃塊瓜舒服了,就從出關說給他們聽。

 霍去病再一次聽到公孫賀在草原上兜圈子,還連個人影都沒見著,忍不住捏捏小表弟臉,“要你父親有何用。”

 公孫敬聲搖頭說:“不要他!”

 衛青差點被瓜嗆著,“去病,別亂說,敬聲還小,以後如何該由他自己選擇。”

 “要是個小白眼狼呢?”霍去病問。

 衛青心說,大兄養大的孩子,怎麼可能是白眼狼,“那也有大兄收拾他。除了對上陛下,見過你大舅吃過虧嗎?”

 霍去病搖了搖頭,看到他大舅從屋裡出來,起身把他的小坐墊讓給衛長君。衛長君叫他把蒲席拿出來坐。隨後得知衛青正講一路上的見聞,便叫他繼續,他也聽聽。

 聞言衛青認真起來。講到夜襲龍城和匈奴步兵的時候,衛青連匈奴人的反應都沒落下。竇嬰聽糊塗了,“匈奴人不都是騎馬嗎?”

 衛青:“我們這次遇到的那些匈奴人,只有部分人參與過燒殺搶掠。更多的是隨匈奴騎兵遷徙的牧民。否則公孫敖和李息根本等不到我部救援。雖然我們四部都是精兵,但也沒法跟馬背上長大,吃肉喝奶的匈奴人比。”

 竇嬰夫人好奇地問:“匈奴人是不是都跟巨人似的?”

 衛青笑了:“自然不是。很多人還沒我高。不過像去病這麼大的半大小子都比我大兄強壯。”

 竇嬰夫人想象一下,不禁倒抽一口氣:“難為你能嚇跑他們。”

 衛青搖搖頭:“不是嚇。經此一戰我贊同兵書上說的,攻心為上。若不是龍城出事,我眾敵寡,他們也敢同我們拼死到底。真是那樣我們能贏也是慘勝。”

 帶過兵平過叛的竇嬰頷首,“難為你出去一趟這麼多感悟。”

 衛青不好意思地笑了。

 衛長君遞給他一塊瓜,“飯菜還得再等一會。”

 公孫敬聲餓了,撲到他懷裡,“大舅,你給我做什麼好吃的啊?”

 衛長君以為他們下午,或明天下午回來,真沒做衛青的飯。這時候蒸餅來不及了,廚房太熱,也不好烙餅,汗水容易滴進去。衛長君令許君蒸米飯,令曹女摘幾個黃瓜拍黃瓜,再煎幾個荷包蛋。

 傍晚再殺鴨子燉鴨肉。

 衛長君很清楚小外甥並不關心晚上吃什麼。雞蛋對他又沒什麼吸引力,衛長君故弄玄虛,“吃飯的時候就知道了。”然後切一小塊瓜遞給他。

 窩在衛長君懷裡熱歸熱,但舒服。小公孫敬聲依然坐他腿上,靠著他的胸膛把瓜啃乾淨。衛長君見他吃一臉水,嫌棄地給他擦擦,然後叫他自個看,“髒不髒?”

 三歲的小公孫敬聲或許不懂,五歲的孩子自然分得清羊屎和桑葚的區別。小不點羞的往他懷裡埋。

 竇嬰夫人見狀不禁說:“誰能想到這孩子四歲以前貓煩狼厭啊。”

 此言一出,衛青和霍去病的臉色微變,阿奴想說什麼,緊接著想起什麼,就看衛長君。衛長君不介意家醜外揚,沒容竇嬰問,出什麼事了。他就把昨日公孫賀等人乾的事大概說一遍。

 衛長君說完,竇嬰夫婦和韓嫣傻了。待三人回過神,臉色比衛青和霍去病複雜多了。竇嬰夫人慾言又止,怎麼也想不通,“公孫賀不知道他兒子五歲,不是十五歲?”

 韓嫣也不甚喜歡公孫敬聲,只因他是衛孺的兒子。可這一刻他忍不住同情小不點,“公孫賀的腦子被草原上的太陽曬化了?”

 公孫敬聲搖頭:“沒有。好好的。”

 韓嫣好笑,“你知道什麼。”

 “我知道啊。”小不點說出來見他不信,“你問表兄。”

 霍去病:“韓兄的意思你父親腦子不正常。”指著自己的腦袋,“這裡。不然敬聲這麼乖,他怎麼還說你不懂事?”

 這樣說公孫敬聲就懂了,“還有阿母。”說著仰頭問衛長君,“大舅,我的衣服小了,鞋子小了,你去給我拿好不好啊?我不想去,討厭他們所有人。”

 韓嫣等人想說什麼,看到衛長君點頭,把話咽回去。

 午飯後,小不點跟著表兄帶著狼崽子去山邊涼快有風的地方睡午覺,竇嬰移到衛家門口,問坐在樹下閉目養神的衛長君,“你不是想跟公孫家搶敬聲吧?”

 衛長君搖了搖頭。

 竇嬰鬆了一口氣,“說實話,老夫也覺著沒必要為了公孫家的孩子毀了你這麼多年的好名聲。”

 衛長君睜開眼,“虧得您還寫了一本《蒙學》。今年該傳遍天下了吧?搶是指兩方人爭奪。他們都沒本事把敬聲哄回去,用得著我搶?”

 竇嬰想想是這個理,再一想,不對,叫他繞進去了。

 “老夫意思你是不是想像養去病一樣養大敬聲?”

 衛長君反問:“有何不可?”

 “公孫賀還活著。”

 衛長君:“那他還不如死了。”

 竇嬰噎的說不出話。

 衛長君笑著道歉:“不是衝你。”椅子轉向他,“不胡扯。公孫賀能力平平,他父親是個糊塗的,敬聲由他們養大,日後不惹禍,我可以改姓公孫。”

 這一點竇嬰很是贊同。衛長君便繼續說:“以前我揚言打斷他的腿,還真把親外甥打殘廢了?我下得去手,世人怎麼說我?屆時我的名聲就比現在好了?世人怎麼看仲卿,怎麼想去病?到那時公孫家只會更恨我。他們會認為,京師紈絝子弟那麼多,人家的長輩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怎麼到了我這裡就不行?”

 “有道理!”竇嬰贊同,但他也覺著沒到打斷腿的地步,“敬聲要闖了什麼禍,就沒別的法子了?”

 衛長君笑了:“您老這話,就知道你對家中小輩的教育不如我嚴。”

 竇嬰神色尷尬。

 衛長君:“不是指責您。您是前朝皇親,我是當朝皇親啊。您自己想想,若不是您跑得快,陛下是不是先用田蚡弄掉你,然後再弄掉田蚡?”

 竇嬰移居秦嶺主要原因便是他在長安名聲威望大不如前。後來踏踏實實呆在秦嶺最重要原因也是少年天子心狠起來連親舅舅也不放過。

 竇嬰當過廢太子劉榮的老師,劉徹跟竇太后不睦,雖然竇嬰忠君,可竇家其他人心向竇太后。劉徹看到他便會想起被竇太皇太后壓制的那幾年,想起竇氏一族乾的事,不可能叫竇嬰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