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張騫歸來

 張騫張口結舌,激動的難以置信。蓋因他離京時朝廷還擔心匈奴打到長安。只是十來年的工夫,大漢無恙也就罷了,跟匈奴境遇怎麼還反過來了。

 韓嫣:“子文兄,只有你二人?”

 張騫下意識點頭,然後很是難過的紅了眼眶,聲音也哽咽的說不出話。衛長君趕忙安慰:“韓兄不是怪你。我們本以為你二人是匈奴細作。既然沒別人,我們就放心了。”對隨他來的騎兵道,“都回去吧。”

 韓嫣雖為太守,騎兵更敬重衛長君。聞言都收起弓箭,放輕鬆地回去。

 張騫並沒有因為在外多年就變成異族人,忘記長安的一切。韓嫣乃天子跟前的紅人,士兵扛“衛”字旗,還聽衛長君的,衛長君恐怕不單單是協助者吧。

 張騫不由得留個心眼,也不敢像方才一樣大吼大叫。聽到士兵喊衛長君“大公子”,張騫也把稱呼換成大公子。

 衛長君很佩服張騫的勇氣,“叫我長君就行了。”

 張騫搖了搖頭,有太多想問的,又有諸多顧慮,乾脆問候長安的天子。

 衛長君:“陛下很好。”指著茫茫草原,“要不然你和韓兄也不會重逢在此。”

 張騫想想也是,“見著親人太高興,我忘了。”

 “不急。韓兄見著你也很激動。”

 韓嫣點頭:“我們都以為你不在了。陛下說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張騫感動的又流出眼淚。

 衛長君拍拍他的肩膀,“回去再說。”

 張騫連連點頭。衛長君扶他上馬。張騫搖頭拒絕,“走著就行,我們還能走。我想好好看一看我們的地方。”

 衛長君注意到他每每開口就忍不住嘴角哆嗦,顯然很是激動,也沒硬邀,而是扶著他慢慢走。

 來時慢,回去的時候快一點,一炷香後,一眾人就到臨時駐地。

 張騫近幾年跟匈奴在一起,目之所及處皆帳篷。看到土城牆茅草屋那一刻,張騫確定他到家了,激動的雙膝跪地嚎啕大哭。

 霍去病嚇一跳,輕輕扯一下他大舅,小聲問:“他怎麼了?”

 “離家十幾年,以為這輩子回不來了。”衛長君小聲說出來,驚覺不對,“你知道他?”

 霍去病:“你和陛下以前說過,猴子爺爺也提過他啊。”

 張騫西行在長安不是什麼秘密。衛長君點頭,“難怪你和阿奴捨得把馬讓給他。”

 霍去病小聲說:“雖然我還不懂陛下為何派他西去,而不是派兵,可憑他敢去這點也值得我和阿奴敬佩啊。”

 衛長君捏捏外甥變粗糙的小臉。霍去病的小臉一下紅了,小聲抱怨:“我多大了?當我是敬聲呢。”

 “他該嚇傻了。你和阿奴快回去告訴他沒事。再叫人燒兩鍋熱水。”

 霍去病看一眼還趴在地上哭的人,點點頭,帶著阿奴和小夥伴回去。

 匈奴俘虜不知道張騫此人,隨衛長君來此地的匠人們聽說過。年齡稍長的女子也聽說過其人。當年劉徹貪玩,黎民百姓便認為皇帝胡鬧。這些年張騫杳無音信,偶爾有人想起來就忍不住同情張騫,嘲笑天子。

 如今張騫回來了,知道這事的人別提多震驚。

 韓嫣和衛長君攙扶著張騫到營地,很多人都已經等在衛家門口,看看這個敢往西去的莽夫長什麼樣。

 張騫身上太髒頭髮太亂,看不清長相,看熱鬧的人大失所望。

 衛長君抬抬手叫他們該幹什麼幹什麼去。

 張騫下意識看一下一張張親切的面孔,而這些人慌忙轉身四下散開。張騫心中一凜,看來衛大公子才是此地真正的太守。

 衛長君的小院也是臨時住所,都不如以前的牲口圈結實。卻令張騫很踏實。洗漱後,換了衛長君的衣裳,張騫走出草棚浴室,看著院裡熟悉的工具,銅盆等物,又激動的熱淚盈眶。

 韓嫣聽到開門聲過來。張騫淚流滿面。韓嫣想安慰他又想笑,“以前也沒發現你這麼愛哭。”

 張騫趕忙抹去眼淚。

 這裡沒有雞肉蛋給張騫吃,但有小米。張騫和隨從洗漱的時候,衛長君令人煮了一小罐小米粥。

 韓嫣把二人帶去堂屋解釋:“你們離漢多年,長君擔心你們吃不慣,先喝點粥。晚上再給你們接風。”

 張騫和其隨從連連搖頭表示小米粥就很好了。

 衛長君給他們盛兩碗,“慢慢喝,別傷著脾胃。”

 粥很燙,張騫喝一點點就放下碗,請韓嫣同他說說長安的情況。這些年發生的事多了,韓嫣真不知道從何說起。

 韓嫣眼角餘光瞥到衛長君,“那就從衛兄說起?如今陛下的皇后便是衛兄的親妹妹。”

 張騫詫異。

 韓嫣先解釋早年陳氏因為“巫蠱”被廢。後來衛夫人生下陛下長子就成了皇后。張騫不意外,就算沒有巫蠱,陛下也會為太子而“廢后”。先帝就這麼幹過。

 天子依然是劉徹,張騫就不擔心了,改問他最關心的事:“我聽不止一個匈奴人說起衛將軍,能跟我說說嗎?”看向衛長君。

 韓嫣:“你想問這邊是怎麼奪回來的吧?”

 張騫連連點頭。

 韓嫣從第一次三十萬大軍誘敵深入說起。那一次勞民傷財無功而返,朝中主和的人變多。陛下不想跟匈奴和親,派四支騎兵出擊匈奴,計劃探探匈奴虛實。沒成想衛青太“莽”,一不小心掀了匈奴老巢,返程的時候又俘虜近萬名匈奴人。

 匈奴損失慘重,後來侵擾邊關報仇,陛下又叫衛青領兵,一次沒有太多損傷,一次也就是去年全甲兵而還。

 張騫震驚。匈奴騎兵有多彪悍他不是沒見識過。韓信在世恐怕也難做到全甲兵而歸。難怪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更敬重衛長君。

 合著不是他心機深沉手段高,或更得陛下青睞,而是他有個好妹妹,更有個逆天的弟弟。

 隨張騫逃回來的堂邑父忘了喝粥,一個勁感慨:“難怪匈奴每每提起衛將軍都咬牙切齒又無可奈何的樣子。我們一直懷疑是不是我們的匈奴話不好理解錯了。”

 韓嫣笑道:“我們也是知道匈奴怕他,才在營中佈滿‘衛’字旗。”注意到他倆嘴唇發白,給他們倒杯水,“你們準備何時回去?我叫人送你們。還是先稟報陛下?”

 張騫下意識看衛長君。

 “我這裡有筆墨,可以先寫一份奏章,我叫人送去關內驛站。你二人辛苦回來,可以在此歇幾日。陛下等了這麼多年也不差這幾日。”

 張騫和堂邑父全憑著一口氣撐到此。若叫他明日出發,張騫確定他提不起精神,“打擾大公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