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月半 作品

232. 李家兄妹 小太子呆若木雞。

    “那你看什麼”

    韓嫣指著東南方向“那個人我好像在哪兒見過。”

    衛長君走過去。韓嫣拽住他“怎麼比你小外甥還魯莽”

    “不往那邊去了”

    韓嫣鬆手“那你也別盯著他打量。”

    “我傻呀。”衛長君瞥他一眼,用眼角餘光瞥茶館裡的人,不到三十歲,長得挺好,卻給他一種很奇怪的感覺,“廣弟太學同窗”

    韓嫣“看著比你弟小。跟去病和阿奴年齡相仿。”

    霍去病二十有七,那男子看起來二十八歲左右。衛長君頷首“不是從我家出去的那些孩子”

    “那些哪個不在各府衙營地做事。”

    衛長君想想也是“以前見過以後肯定還會遇到。還缺什麼”

    韓嫣拿出衛長君寫的紙“做牙膏的那些,得去藥鋪。”

    藥鋪在前面那條街。衛長君叫他到路口朝南拐。

    “大公子,大公子,等等。”

    衛長君停下,韓嫣下意識把紙塞荷包裡。二人神色如常地循聲看去,兩鬢斑白卻又紅光滿面的人伸著手朝他們跑來。到跟前拱手“想見大公子一面不易啊。”

    來人正是主父偃。

    衛長君打量他“回家兩年氣色倒是越發地好了。”

    “託大公子的福。大公子去哪兒”

    衛長君“買些尋常用的藥材,以備不時之需。”

    “大公子還回茂陵”

    衛長君微微搖頭“住到休沐日。有事”

    “既然不急著回去,何時買不是買。大公子,進去歇歇腳”主父偃看向身後茶館。

    衛長君看韓嫣。

    韓嫣“又不用你我付錢。”

    衛長君隨他進去,離韓嫣說的那名靠窗而坐的男子越發近了。衛長君多看他一眼就被機敏的主父偃發現。主父偃好奇地問“大公子認識他”

    衛長君“見過一次,不知道叫什麼。”

    “在宮中狗舍養狗的李延年。擅音律。得空會來這邊約上幾個人,一起聊曲寫詞。”

    衛長君心底大為意外,面上不顯“難怪我想不起來在哪兒見過他。”

    韓嫣坐下,低聲問“他怎麼在這兒”

    “他跟我們不一樣。他可以在宮裡半個月,抽兩三天出來透透氣買買物品。”主父偃也是近日接觸過他才知道這點。

    韓嫣看一眼收回視線“他給我的感覺不好。說不上來。”

    知道他是誰,衛長君也知道哪點奇怪“他因犯事而受到腐刑。主父偃,我說的是不是”

    主父偃輕呼一聲“大公子猜的”

    衛長君“看出來的。陰柔。你說狗舍,我想起了狗監蜀人楊得意。司馬相如被陛下知曉不是他舉薦的”

    司馬相如已病故好幾年,衛長君不說主父偃都要把他忘了“大公子好記性。”

    韓嫣“他政事不管,就喜歡記這些雞毛小事。”

    衛長君倒杯茶,親手遞給他。

    韓嫣嗤一聲,不就是叫他閉嘴嗎。

    主父偃笑道“韓兄和衛兄還是跟以前一樣。世間難得啊。”

    衛長君“我不嫌他只懂享樂,他不嫌我成天跟雞鴨鵝為伍,沒什麼矛盾,自然多年如故。”

    韓嫣想說什麼,李延年起來,跟兩個人朝這邊來。韓嫣示意主父偃看過去。主父偃起身,跟三人寒暄幾句,三人離開前往這邊看一下,主父偃說了一句“不常往城裡來的舊友”。三人衝韓嫣點了點頭出去。

    韓嫣“方才坐著看不出,李延年站起來倒是一表人才。”

    衛長君心說,何止啊。

    也不知道那個李夫人多久出來。

    衛長君惦記著家裡的面,又坐一會兒就跟韓嫣回家。早早用了午飯,衛長君盤做饊子的麵條,女奴蒸有餡和沒餡的炊餅。

    韓嫣起初還幫衛長君遞個板凳或水瓢,炊餅蒸出來他只顧得吃了。

    衛長君“不想你弟嗎”

    “想也沒用。他又不在家。”韓嫣拿個有餡料的咬一口,“竟然是羊肉餡的。”

    衛長君瞥他“沒殺豬隻殺了一隻羊,不用羊肉做餡,用你的肉”

    “說話真難聽。”韓嫣又拿一個。

    衛長君“饊子炸好還吃得下”

    剛出鍋的炊餅美味,饊子何時都能吃。

    韓嫣打個飽嗝,天色暗下來,沒容衛長君唸叨他就把燈點著。

    冬天黑的早,饊子全炸好也沒到亥時。

    頭髮溼了睡覺難受,衛長君頂著一身油煙味上榻,韓嫣早在公孫敬聲的臥室裡睡著了。

    翌日,衛長君帶著羊肉炊餅和饊子進宮探望幾個外甥。

    劉徹聽小黃門說衛長君直直地去找冠軍侯,路過椒房殿都沒停“他停下才怪。大公子只有用得著朕和皇后的時候才知道宮裡的男女主人是誰。”

    小黃門聽著酸了吧唧的話很想笑“大公子給冠軍侯帶了許多美食。”

    劉徹也不意外“去病家中什麼都不缺,能叫他親自送來的,也就宮裡沒有他家獨有的食物。”說到此,劉徹想起有一年沒吃過的榴蓮。

    衛長君每年都有幾次機會,不用浪費啊。

    劉徹在宣誓殿外等他,然後隨他前往衛家。衛長君打發女奴出去,院裡多了三筐榴蓮。劉徹弄走一筐。衛長君和韓嫣留半框。女奴回來,衛長君叫她們駕車,除了衛孺,弟弟妹妹三個外甥女,一家送一到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