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一品太師


  話時,重點看向房道陵,言有深意。

  當初紫氣出之後,房道陵便親自參與閱卷,尋找這位紫氣聖人。選出幾十篇,一同遞交給帝皇。陳九玄的那篇,赫然在列。

  帝皇一一掃視後,最終確定一篇,署名正是陳極。

  老公公端上來一副金卷,打開後,正是陳九玄春闈所寫的那段治民之策。

  只見帝皇手指輕輕一彈,金卷便無限放大,立在大殿中,裡面的內容也呈現了出來。

  民,國之運也。

  民富則國強,民貧則國弱。

  治民之策,當如治國之策。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

  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每個字,各含深意,通篇寫著大逆不道之言。

  這篇文章出來之後,朝中大員皇子等,面色大變,紛紛看向帝皇。

  此卷,僅有房道陵以及帝皇看過,其他人均未看過。

  大夏以武立國,雖未明說,但都心知肚明,乃門閥世家的王朝。普通百姓,不過供他們吸血罷了。而這篇文章,則把百姓地位拔高,處處以民為本,這本就忤逆了大夏貴族的利益。

  此等大逆不道之言,竟然還悟出了聖人之道,刷新了他們的認知。

  場中,唯有房道陵面露欣賞之色。當他看到這考卷之後,第一時間呈給了帝皇。一個王朝,當應如此。水能載舟,亦可覆舟,他作為當朝宰相,明白這點。

  現場百官,心中掀起波瀾,但誰都沒說話。

  儘管刷新他們的認知,損害他們的利益。但這畢竟悟出了聖人之道,誰敢插話。

  嚴伯農看著陳九玄寫的考卷,眼裡不甘。他明白帝皇這時候拿出陳極的考卷是什麼意思。此次殿試,跟他沒關係了。

  看著這篇文章,陳九玄點點頭,隨即道:“治民之策,應當以民為本,引導百姓忠君愛國之心,不尚賢而求本心,無慾無求無紛爭,不正之風自然消失。要富民,以民為主,世家不可欺民,奴民,人人平等。我這麼說,或許會得罪在場諸位,但民富國強,大夏自然興盛。”

  “說的好,好一個忠君愛國,人人平等

  。”

  聽到陳極之言,帝皇連連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