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 54 章

 姚春起身去豬圈轉了一圈, 問道:“你家的豬圈,平時是不是不怎麼打掃?”

 “昨日剛剛沖洗過。”

 知道姜王要來,這戶人家也做足了準備, 整個房屋都大清洗了一遍。

 但豬圈挨著廁所, 哪怕把裡面堆積髒東西掃乾淨, 那隱隱約約的臭味,還是消散不了。

 “你家養的豬都已經這麼大了, 再閹割的話,不好恢復。不過明年的小豬, 你可以試試閹割的方法,但閹割之後就會有傷口, 你必須要保持豬圈的清潔, 免得小豬傷口感染……喂的豬食最好也要煮過, 豬吃了易消化,容易長膘……”

 看著姚春和鄉民侃侃而談的樣子, 姜王轉過頭來對姜蓁說道:“你舉薦的這位農師, 確實是個有才之人。”

 夸人的聲音不大不小,姚春正好聽見了, 趕緊向姜王解釋道:“這些都是太女提出來的法子, 我不過是幫太女給百姓宣揚,算不得有才,太女才是真正的大才。”

 哪怕姜蓁沒說什麼收學生的話,姚春依舊把姜蓁當成老師來尊敬。

 姜王笑了笑,鼓勵道:“你也不要妄自菲薄。太女就算再厲害, 也不可能事事都自己做。若是沒有臣子的輔佐, 君王再厲害, 也施展不開。”

 鼓勵完姚春, 姜王又向跟隨在身後的里長和百姓說道:“咱們這位農師,來歷還有些特別。以前在藍河縣的農莊做雜活,後面學得多了,就寫了一本《養豬法》……”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是吊在很多人面前的希望。

 只有覺得自己的生活有奔頭,大家才會努力耕種、織布、讀書、練武……姜王深諳此道。

 “嘉獎最會織布的婦人這事,前幾年都是王后在做,今年就你來吧。”姜王說道。

 前任王后還沒被廢的時候,能和姜王平起平坐,做這些事情,都是夫妻兩人一起的。現在後宮的這位王后,基本摸不到什麼在外的權利,出了後宮就完全隱形。

 男耕女織,是這個時代百姓的生存方式。現在的稅收又多又雜,除了錢,還有布匹,糧食,連秸稈都是稅收的一部分。

 若是家裡織不出布,交稅的時候,就要花錢去買布,不能直接拿錢來抵。

 今天一天的時間都是預留來嘉獎百姓的,從一個鄉趕到另一個鄉,姜蓁就扶著姜王下車,走田間的小路去那位善織的婦人家裡。

 “我記得三年前我來過這兒。”姜王打量了一下週邊的環境,說道:“這善織的婦人,是不是叫紅霞?”

 “王上好記性,是叫紅霞,她是我們這一鄉最勤勞的婦人。”

 一夥人趕到紅霞家裡的時候,她正在屋外站著,迎接眾人,身後站著六個小孩,有男有女。

 只是遠遠的看著,姜王就很欣慰,誇道:“這家夫妻不錯,能養活這麼多小兒,很難得了。”

 姜蓁一眼看破真相,“怪不得她要累死累活織那麼多布,原來是要養這麼多孩子。”

 “孩子多才好,只要都能養活,我姜國就會越發強盛。”姜王有些驕傲的對姜蓁說道:“姜國能有現在的局面,是幾代先王的心血。十年前的這個時候,我父王也領著我來一起來鄉間嘉獎百姓,而今,我帶你來了……”

 【感謝姜王的八輩祖宗,給阿蓁留下了這大好局面。】

 【沒有賢明的先王,哪有現在的五大強國,感謝大頭爸爸,感謝墳裡的老爺爺們。】

 【不得不說,各國君王的套路都還挺多。之前治水救災的時候,我還覺得他冷酷無情,充滿了這個時代上位者的冷漠,現在我又覺得他還挺有仁心。】

 【大家都誇姜王仁善,演是演不了一輩子的,我相信大頭爸爸是個善良的人。】

 從紅霞每年織布的數量來看,她是個極其勤勞的人,跟在一旁的里長也說,紅霞的丈夫非常勤快,除了耕自家的地,還會去做傭耕,空閒了還要去山裡打獵……

 但就算這樣,紅霞這一家人,長得也極瘦,小孩的衣服上還都是補丁,紅霞本人的眼睛更是看不得強光,稍遠一點的東西,都要虛著眼睛去看。

 【生產力效率沒有上去,哪怕累死,也只能掙個溫飽而已。】

 【慢慢來,花個幾年的時間,姜國會變好的。至少都能吃上飽飯。】

 別說直播間的眾人了,就算是以姜蓁的眼光來看,也會覺得這世界需要改變的東西太多。

 可她就只有一個人,想要一蹴而就根本就不可能。

 姜蓁拉著紅霞的手,說道:“你能帶我去看看你的織機嗎?”

 “家裡現在有兩臺織機,一臺我在用,一臺我的兩個女兒在用,放在家裡最亮堂的房間裡,太女隨我來……”紅霞的聲音溫柔,對姜蓁說道:“太女應該沒用過織機吧?要不要來試試?”

 “好。”姜蓁接過紅霞手中的梭子,翻來覆去的仔細看了一遍,說道:“這梭子應該有辦法改進,讓它更快一點。織機應該也能再改一改。”

 【等一等,我去給你找資料。】

 【你們要是直接進入鋼鐵時代該多好,查資料也沒那麼麻煩了。】

 【找到了,飛梭的結構圖發給你了。】

 【還有手搖式紡紗機,水力紡紗機,踏板織機,縫紉機……都打包發給你了,但是!姜國沒有棉花!】

 【派人去找唄,人參都找回來來,棉花也不難的,往南方去找就行,南方有。】

 【人參是找回來了,但醫醜不會用啊,咱們直播間也沒有老中醫這職業,也不確定會不會把人補出問題來。】

 【可以派人出海去找玉米、土豆、紅薯,有這些高產的糧食,百姓的生活條件,才能得到最根本的改變。】

 直播間的一群人已經歪到大航海路線上去了,姜蓁只是瞄了一眼,然後就把注意力放到了紅霞身上,問起了她家裡的情況,平日裡可有什麼困難。

 鄉民們期待的東西,就是姜蓁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

 “我家的日子,在鄉里已經算是頂好的了,家裡從沒鬧過饑荒。偶爾受到嘉獎,能免一年的賦稅,還能攢下錢,給兒子聘婦,給女兒做嫁妝。我家小女兒沒有左手,成親要花更多的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