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第 71 章

 趙青竹負氣離開, 但劉如卻抓緊姜蓁給的機會,下午就帶著自己的著作, 來和姜蓁交流。

 “這本書花了我十餘年的時間, 還望太女斧正。”

 各家學說的大佬,只要願意來,至少都能混個博士的職位, 而且他們身上擔負著發揚自家學說的重任,能說會道是最基本的要求。

 趁姜蓁看書的間隙, 劉如就關心的問道:“太女為了新法,付出良多,這段時間推磨辛苦了吧?”

 【趙青竹就只會關心姜國律法,不像我只會心疼太女。是我理解的這個意思吧?】

 【怪不得趙青竹在鄭國玩不過儒家的人,瞧瞧儒家的小寶貝們,說話多貼心啊。】

 【趙青竹確實該去進修一下說話的藝術。】

 【可能他們法家對外都是那個人設, 故意的。脾氣不臭一點, 萬一別人覺得他好說話,犯錯的時候求上門來怎麼辦?】

 姜蓁低頭翻著書, 抬頭看了劉如一眼,笑著回道:“不算辛苦。我自己定下的規矩, 是該遵守。”

 “我聽說趙大人前段時間彈劾了一百多人, 還有幾個人偷偷離開姜國。只靠嚴苛的刑罰逼迫大家改正, 怕是不長久,只有大家從心底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德行來約束自己, 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劉如舉列道:“姜國光是去年, 就有兩位起兵造反的君侯。可鄭國過去十五年, 沒有一位君侯敢對君王不敬!”

 儒家強調對父母的孝和對君王的忠, 對君王非常的擁護,完全不允許下面的人去推翻君王的統治。

 鄭國以此為基礎去教化百姓,不管對外怎麼樣,但內部的統治卻非常穩定。像宋國那樣為了爭位發生爭執的事,鄭國很少發生,誰要是敢亂來,會被其他人的唾沫星子淹死。

 聽著劉如見縫插針的推銷著自家學說,姜蓁問道:“你這書上書說‘夏服天命’,‘武王受命於天’,君王都是受天命派遣,管理人間百姓……”

 就知道這些東西會引起姜蓁的注意力,劉如隱晦勾了勾嘴角,伸手捋了捋鬍鬚,內心有些小小的驕傲。

 只要是個君王,就希望自家百姓老實一點,該種地種地,改經商經商。法家能用律法達到這個效果,是拿刀架在所有人脖子上脅迫,而儒家卻是溫水煮青蛙。

 劉如自覺儒家的方法更好,但他聽完姜蓁接下來說的話,表情一下就僵住了。

 “我曾經讀過儒家的其他著作。有位儒學大家說的是‘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載人,不能治人’。天有其自己不變的規律,與其迷信天地的權威,不如‘制天命而用之’,劉博士覺得呢?”

 儒家那麼多人,思想不可能完全同意,同一件事情,哪怕是同一學派的人,見解也不一樣。

 劉如反問:“太女覺得哪一個好呢?”

 “我更相信‘制天命而用之’,找到天地中的規律,並好好運用,也是強國的辦法之一。因為敬畏鬼神,而不敢去破解天地的奧秘,我覺得這是一種損失。”

 如果姜蓁是一個純粹的封建統治者,那‘天命神授’的說法,她會很喜歡,洗腦多了,敢造她反的人就少了,不僅能夠穩固自己的統治,還能替自己的子孫穩固江山。

 但是姜蓁是後世來的穿越者,比起統治一個封建王朝幾十幾百年,她更希望姜國能科學的發展。

 哪怕以後她去世,王位換別家的人來坐,她也無所謂,只要這片土地上的國家,是世界最強就行。

 【為了咱們科技的萌芽,就只能先委屈這些鬼神了,雖然這些思想聽起來還挺有趣的,但運用到實際中,還是算了吧。】

 【阿蓁說的不錯。沒有哪一個朝代的統治能夠永恆,但歷史的車輪是向前滾動的,工業文明如果到來,就不會被農耕文明替代。】

 【牛頓三大定律,電磁感應,量子力學……這些都是天地之間一直存在的規律,只要研究透了,阿蓁和我們見面的日子就不遠了!】

 【就是,與其指望阿蓁死後給我託夢,還不如指望阿蓁研究時空旅行理論。】

 ‘天命神授’是劉如為了獲得上位者支持,特意弄出來的。

 劉如之前和姜王也聊過,哪怕不喜歡儒家的其他學說,對‘天命神授’這點,姜王是喜歡的,但劉如沒想到,姜蓁居然這麼叛逆。

 劉如非常委婉的說道:“太女和王上的想法,有些不一樣。”

 姜蓁忍不住笑了,“我父王對法家富國強兵的理念很感興趣,對道家的無為而治也很喜歡,墨家的兼愛他也很贊同,當然,他也很喜歡儒家的天命神授。”

 姜蓁這個解釋,把劉如都給幹沉默了。

 姜王如此博愛,儒家想獲得姜王的支持,難如登天,還不如就盯準了姜蓁這個太女,年輕有衝勁,會為了自己的想法付出實踐。

 【阿蓁不說,我還真沒覺得,父女倆渣得如出一轍。】

 【這才是真正的帝王權術,什麼有用就拿來用。而不是被某一學說綁架。】

 【到了後面的某些朝代,都不是帝王把儒學當成治國工具,而是儒家把帝王給綁架了。】

 【劉如感覺也沒憋好屁,先用天命神授來忽悠百姓和君王。說不定下一步就用天人感應去束縛君王。】

 被彈幕提醒了一下,姜蓁又接著補充道:“你後面這段,君主施政的態度,會影響到天氣變化,我不同意這個說法。在我看來,水災旱災之類的災害,都是自然變化,與人無關。”

 以後科技發達,人能影響自然,但現在嘛,人力渺小,只有被大自然磋磨的份。

 “太女,春夏秋冬,日月星辰,皆依五行之性相生相剋,正常情況下這天地間是不會發生災禍的,只有五行失序才會……”

 看著劉如已經談到五行上去了,姜蓁頭疼的嘆了口氣,制止道:“劉博士,你不用費盡心思說服我。我只是提出我的建議,並沒有強逼著你做什麼。若是你不願意,你可以不刪改。”

 當然,不刪的話,姜蓁就不會幫他印刷。

 劉如老實的閉嘴,微笑點頭,“太女說得有理,是我的不是。我應該以大局為重,這些不太適合姜國的一部分,刪去也不影響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