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蘿浠月 作品

第 162 章 師徒

但蘇辰早就忘了那人的長相了,只記得他左下巴處有一顆不那麼大的瘊子。

看歸莊,他下巴上也有。

“是不是想起來了?”歸莊笑道,轉頭跟老友說,“這個小孩兒跟我的緣分更深啊,亭林,今日我可要跟你搶徒弟啦。”

曹寅:還有搶徒弟的,早知如此,早讓辰親王過來不就好了。

“不用搶噠,”蘇辰說道,“我們再拜歸先生為師不就行了?”

曹寅趕緊再去倒茶。

於是蘇辰和胤礽都拜了兩個師父,看的其他人都覺得不搶著收一下徒弟,是不是有些不合群?

歸莊說道:“平白出來的,二師父沒有帶什麼好東西出來,明天你們跟我去崑山,一來是請請親朋好友,二來給你們倆一人一本珍本書作入門禮。”

歸莊和顧炎武是同年生人,但生月沒有顧炎武大,而且倆徒弟先拜的也是顧炎武,他想撈個大師父噹噹都沒有藉口。

只能甘願認二師父。

蘇辰:“拜師不是應該徒弟給拜師禮的嗎?先生,您不用準備,叫我和保、成準備就好了。”

想著這些人都是遠離朝堂的,應該不會有人知道當今小太子的乳名,蘇辰便沒有當場給保成新取小名兒。

果然,保成二字一出,大家都沒有什麼反應。

毛際可:我聽出來了,可是我不說。

曹寅也攬下此事,道:“宴席我來準備,兩位先生都不用費心。”

歸莊還是不太喜歡曹寅的,說道:“我們家打算在崑山辦這個宴,曹大人在金陵還有公務,可不方便遠行吧。”

曹寅:“崑山和金陵相距不遠,再說,我受他們父親之託照顧他們,一點小事我還能不管?”

顧炎武說道:“既然如此,拜師宴安排在金陵也可以。”

收辰兒和他的弟弟為徒,他有一半是出於當年的救命之恩的。

另一半麼,就是覺得這個孩子也算是可造之材,只可惜為人懶散,他不忍看著一個好苗子白白耽誤了而已。

而辰兒的弟弟,看起來又是個很靠譜的孩子。

多個靠譜的弟子總不會錯的。

歸莊看了老友一眼,沒有多言。

曹寅便高興地將此事應了下來。

這一場聚會收穫不小,不僅拜了兩個師父,還認識了很多以前在課本上就經常見到的人物。

比如葉燮,早就聽說過他的《原詩》的蘇辰,這一次就翻看了人家的手寫稿。

葉燮現在正苦惱如何通過官方途徑把他的《原詩》出版了。

蘇辰記得他後來還有一個徒弟,叫薛雪。薛雪作了一本《說詩晬語》,在後世這兩本書和《一瓢詩話》常常是合集出版。

《一瓢詩話》的作者是誰,蘇辰不記得的了。

說實話他記得葉燮,也是因為葉燮的徒弟薛雪。薛雪不僅是在文學上有所成就,他還有另一個傳奇性的身份,他是清初四大神醫之一。

和清初四大神醫之首的葉天士留下了很多“爭鬥”的逸聞。

蘇辰覺得自己一直都有在民間蒐集書籍的目的,看過了葉燮的《原詩》,就表示可以幫他把書帶到中央印書局問問。

中央印書局現有一個百科系列的出版計劃,文學類是張英、王士禎等人親自審稿,以《原詩》在後世的知名度,蘇辰覺得他很容易過稿。

看出來這兩個人的身份不一般,葉燮十分感激蘇辰的幫忙,不由就把對方這小友當作知己來看,說了很多真心話。

學問,為官,為人處世,全都有說起。

毛際可聽到葉燮在抱怨寶應縣上下官紳的黑暗,並教那位辰少爺日後為官如果不能保持清流也不要隨波逐流的時候,他正在跟這邊的成少爺、曹寅、尤侗等人談論浙江的時事。

毛際可轉頭看了一眼,起身去倒茶,故意經過葉燮身旁問他渴不渴。

這麼能說,怪不得當初和汪琬你們兩個是好朋友。

葉燮莫名其妙,我渴了不會自己去倒茶嗎?

毛際可:“寶應縣還好吧,總有那麼一兩個清廉之人。”

葉燮嗤笑:“天下烏鴉一般黑罷了。就說顧亭林,誰不佩服他?說一句文學泰斗,不過份吧。可他家那三個外甥,都快把崑山搞成什麼樣子了。”

“你少說兩句吧,”毛際可氣得,將那杯茶一下子塞到他手裡,“多喝水,少發兩句牢騷。”

你知道聽你發牢騷的是誰嗎就什麼都說?

汪琬也是的,你倆當初好歹是那麼好的友人,都不知道過來提醒一下嗎?!

你身邊有不少朋友還沒看到本章呢,快去給他們劇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