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衣唱大風 作品

一百九十一章 國棟

朱燮元略一沉吟,雙眼定定地看著眼前這個信心十足雄姿英發的年輕將領:“孫杰,老夫想教你全權負責成都戰守之事,你可敢應了老夫?”

孫杰一愣,這個託付太非同尋常了!

按照慣例,城池的防守應該由本地軍事部門長官統一負責,往援的孫杰只能算客軍,要接受成都守將的指揮,不該喧賓奪主——當然,這是指臨敵具體戰事而論,整場戰役的戰略決策權在朱燮元這個代巡撫文官手裡。論官秩,孫杰是正二品的總兵,四川都指揮使司的都指揮使也是正二品,所謂強龍難壓地頭蛇,理論上還是應該由川司做前敵總指揮。然而大家都知道,四川都司府早就成了擺設,前番張虎佔了保寧那麼久都指揮使魯海都束手無策,所以真正的城防由成都中衛指揮使勞順勉為其難。不過再怎麼說,名頭還是掛的四川都司府。故而現在是朱燮元坐鎮城頭,孫杰與勞順各管各的,雙方的配合協調完全談不上,萬一事發緊急,則要請示朱大人,等他下令……戰場瞬息萬變,這樣的指揮體系肯定弊端叢生,但卻輕易不能改便,就這麼把指揮權拿過來,以後的麻煩可能不會小!

首先是要考慮四川都司府的感受。沒有哪個廢柴會承認自己是廢物,勞順好歹是川司的人,只要守住城,首功便會牢牢落在都司府,臨危不懼調度有方什麼的自有師爺們妙筆生花……一個年紀輕輕的外系武將做總指揮,功勞是一回事,不顯得川司沒人了麼?

其次要考慮京師言官們的感受。客不奪主是“禮”、更是“制”,他們才不會管川司是不是廢物,反正打贏了是你應該的,打輸了死的也不是自己!在這幫人眼裡,“禮”和“制”才是最重要的,否則便是“不義”,不是君子所為。如果失了禮義,宇宙秩序就要崩塌,所以,孫杰若是應下來,打輸了固然是萬劫不復、即便贏了,“跋扈”、“貪功”、“無狀”幾頂帽子大概率是逃不掉的!

這種事在大明屢見不鮮,跟頭摔得一次比一次慘,但沒人會吸取教訓。因此,等你照顧完所有人的感受,作為博弈犧牲品的大明,便只能一邊哀“感”一邊承“受”了!

同樣,這個要求孫杰也很難拒絕。一方面,通過這些天的觀察,他看明白了兩個事實:

1、將不行。都司府完全不行——都指揮使魯海稱病,自始至終沒露面、成都中衛也不行,勞順那個大肚腩總要在馬道上歇一下喘幾口氣才能上牆,而且,這是他第一次打仗!

2、兵不行。兩千守軍同樣都沒打過仗,只看外表便知道,他們沒有經過什麼訓練,孫杰甚至懷疑真正短兵相接時很多人會不會尿褲子。

兵也不行將也不行,倘有幾個賊人登上牆,只要守軍裡有逃的,其他人都會跟著一鬨而散,這城便算丟了大半!

另一方面,朱燮元直呼了自己的名字!

按照這個時代的習慣,直呼對方的名字只有兩種情形:要麼是不共戴天的仇敵,要麼對方把自己視為親人子侄。

年輕的總兵官思考了片刻,抬起頭迎上了朱燮元炯炯的目光:“老大人,末將遵命。”

“哈哈哈哈!好!老夫沒看錯人!你放心,此事由老夫一力承擔,你只管破賊便好。對了,你有沒有別號?”朱燮元顯然很開心。

“回老大人。末將是個武夫,只是叫孫杰,還沒有字。”

“這可不行!一個堂堂正二品的總兵大帥,哪能總是被人直呼其名?對朝廷二品官不敬便是對朝廷不敬!”朱燮元與孫杰邊走邊聊到了牆上。

孫杰立刻聽出了朱燮元的言外之意,當即停下腳誠惶誠恐地抱拳躬身:“末將敢請老大人賜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