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覺 作品

第十九章 吟遊詩人的謎語(十三)

    劉玉士(顓王東)聞時入迷,聞後更是驚愕,放下窗來,小步在屋中踱了半會兒,接著朝著桌上行禮作揖,雙膝跪下求道:“先生所言,解我一年疑惑,多謝多謝!”

    “非也非也,汝只是差那臨門一腳罷了,快快起身把。”

    “先生真是燈仙?”劉玉士(顓王東)起身靠前,又疑惑道:“為何晚上不曾聽聞大仙聲音?”

    “哦...我這燈仙不藏在火裡,藏在影中,夜裡只有火光而無它光,只能見燈不得見影,白日裡有了日光,燈後成影,我在能現身。”

    劉玉士(顓王東)往燈後牆面看去,看到了個妖嬈身姿,只有手臂長短,但覺不是人,他平日裡不見它物,並不知道那是什麼,張口問這是什麼影子,似犬非犬、似貓非貓。”

    燈仙隨口回道:“你這書生?連狐狸都沒見過?”

    “啊?”劉玉士(顓王東)大驚道,“大仙,你你...你是狐狸?”

    那燈仙沉默了一段時間,而後才說道:“劉孝廉誤會了,我並非狐狸,只是那影子像極了狐狸罷了,不行的話,你撥弄一下燈芯。”

    劉玉士(顓王東)挑了下燈芯,牆面上的影子立即就變化了模樣,是個人形的上半身,這才安下心來,莫說讀書人,就算是平常人家也都將狐狸、黃鼠狼等物列入妖物,它們說的孽話都是不可行的。

    燈仙說自己從前朝就存在,有七百多年的歷史了,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趕考的讀書人,因常年聆聽百家精粹,故而有了靈性,生出了神智,能遇到他這書生,算是有緣。

    劉玉士(顓王東)大喜過望,當即拜燈仙為師,日日向其學習四書深意,而燈仙白日誨人不倦,夜晚卻銷聲匿跡,劉玉士(顓王東)晚上也不再夜讀,只是他那小小的屋房裡,夜裡一直有擊缶聲響起。

    時至來年三月,劉玉士(顓王東)參加了曲江園學士考試,兩日後榜上提名,竟為首位,隨即聞名於京城,一般學士榜第一名,在殿試之後,定是前三甲,又極有可能是狀元,所以擇日起,劉玉士(顓王東)門庭若市,來拜訪交好的人數不勝數。

    劉玉士(顓王東)卻閉門不出,專心讀書,那燈仙對其有問必答,且答之精妙,往往使劉玉士(顓王東)有醍醐灌頂之感。杏園宴上,劉玉士(顓王東)第一次被世間繁華香暖入心,在被眾人追捧之下,他心有所動,不由得貪戀起了那種感覺,他害怕這感覺一去不返,所以對燈仙無有不問。燈仙在殿試之前的某天,央求劉玉士(顓王東)幫它一件小事,並未說何事,但劉玉士(顓王東)滿口答應下來。

    殿試之後,劉玉士(顓王東)果中狀元,由皇帝欽點,自此天下聞名,皇帝決定兩日後宴請殿試前三甲,劉玉士(顓王東)恍然如做夢一般,好是激動。

    回到家中,燈仙先是報了喜,而後提出了自己的請求,它向劉玉士(顓王東)坦白,自己就是一隻狐妖,卻不是害人的狐妖,它十分痴迷於人類的文化,喜好讀詩書,它希望劉玉士(顓王東)能在皇帝面前為他說幾句話,這麼多年,它從沒有害過人,幫助一個個進京趕考的學子通過考試,它自己才真正是學有大成,它也希望能得到天下學者的認可。

    劉玉士(顓王東)聞後心生膽寒,卻忌憚它是狐妖,不敢放肆,只能連忙答應,兩日後去見皇帝,參加了宴會,關於狐妖之事,他隻字未提,一是怕被當成邪祟妖言惑眾,二是怕讓世人知道自己的才能是假、功名亦是假,也再也沒有回到過那間房子,向皇上求了個京外的好差事,便匆匆離京了。

    途中找了不少江湖術士,為自己驅邪避難,倒也產生了些作用,狐妖再也沒有出現在它面前。

    時間突然跳過了十年,而劉玉士(顓王東)直接到了十年後的某個場景之中,十年的光陰,讓劉玉士(顓王東)逐漸將狐妖之事忘卻,也打心裡相信自己是靠著自己的機緣和天分才考中狀元的,所謂的燈仙,成了他口中當時的夢境,也被人人稱道。

    某日,他要洗浴,新過門的小妾親自來侍奉,二人免不了要鴛鴦戲水一番,小妾看到了劉玉士(顓王東)手上的彩色麻繩,笑問他這是哪個紅顏相送,劉玉士(顓王東)便說這是當年一個道士送給他的防身之物,只要一直帶著它,狐妖就不可能找到自己,小妾嬉笑這老爺太把夢境當真,就算是真的,這麼多年過去了,也不會有什麼麻煩了。一番嬌滴滴的推搡下,劉玉士(顓王東)動了心,也覺得手上帶著那東西太過麻煩,就真的一把將其撤下,隨手扔進火爐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