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覺 作品

第十八章 吟遊詩人的謎語(十二)

    至於為什麼後人知曉而當時代的人不瞭解真相,那大概是因為青犇的真實故事,是由他自己後來向世人講述的,也許是留下了筆墨,或者是偷偷收了個徒弟,或者是遊歷到別處,向別處的人講述並被流傳下去的。

    又兩個月後,眾人都相信青犇已經離開這片大陸地,前往海外世界去了,那接下來的尋找就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不可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找到,哪怕允許他們找到死也不可能,這比木子云和虎子想找回家的路都難。

    方天慕卻這時候說出自己的想法,他認為青犇本人,或者與其本人有關的線索一定在這片土地上,而且不會藏的過於離譜,因為既然這是個謎語,那麼就一定得有謎底才行,他覺得眾人不要太玄乎的去尋找,不如去寫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街市或者鄉村中找一下,想想這個人之前的遊歷,都是偽裝的一副平凡模樣,沒準現在又化身為哪家哪戶的小人物,在戲耍著誰呢。

    總歸是有條路可找,眾人便開始講眼光放在城鄉之中,所有門派都沒有嘗試在城中或者村中找到白老子,因為那與“仙”字也太不沾邊了。

    眾人就從離著崇陽關最近的城鄉開始找,杜小月覺得這樣的大人物,一定是被畫過象的,城裡人多少能接觸,在這個舉國尋找白老子的時間,一定會多加留意,但是村裡就不一定了,原本就多是隻食人間煙火之地,不會多這些煩惱紛爭,所以她和方天慕先去了最近的村莊。

    著實沒想到的是,青犇這傢伙懶得很,還真就在離著崇陽關最近的一個山中小村子裡待著。

    方天慕非常容易就發現了青犇的蹤跡,因為青犇房子的那堵用石頭堆成的只有半人高的圍院牆上,放著一排盛滿水的青花瓷碗,和眾人見到的裝著謎語的碗一模一樣,杜小月來到牆前嘆了口氣,說道:“這麼近,耽誤了我們這麼長時間。”隨後她回去報信,方天慕自己先行探路。

    這家的門只是一個圍欄,很矮,方天慕輕輕一跳就跨過去了。所謂的院子,就是一塊土地,上面種滿了菜,只有中間一條不平直的只有三隻腳寬的土路,一落到院中,方天慕就看見房子前的小板凳上,挑著二郎腿坐著個三十幾歲的莊稼漢,十分樸實,身上也都是長年做農活留下的痕跡,這人的模樣普通的挑不出一點毛病。

    在進院之前,方天慕沒有看到任何人,跨過來的功夫,院中已經坐好了人,還擺出一副再農家不過的姿態。方天慕知道,他就是青犇,傳說中的白老子。

    二人注視一會兒,是那農夫先開了口,說道:“你不是江湖中人吧,眼睛不錯,找我幹嘛?”他是大名鼎鼎的文壇智星,但是當了莊稼漢,說話就是莊稼漢的方式,這是他長年偽裝的習慣了。

    方天慕沉默一會兒,沒有問他是否為青犇,也沒有問他為何要藏在這裡,只冷道:“碗裡的水是怎樣動的,你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