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酥麵包 作品

第519章 頭號汪吹的首秀

    諸君,請注意,談判門檻並不等於最終成交的估值。

    現在的情況是,很多投資人願意用2.5億現金去拿到王庭娛樂的10%股份,但汪少並不肯賣。

    而做到這一切,汪少用時多久?

    半年。

    我和商界的朋友們曾經對王庭娛樂的發展做過一次覆盤,共識是:這是一個商業奇蹟。

    就像那個918極限接車操作一樣,王庭娛樂的發展,同樣是無法複製的奇蹟。

    奇蹟的源頭,就是看上去很搞笑的那個花名——汪富貴。

    羅裡吧嗦這麼多,第一部分的結語,我想告訴大家一件事——

    千萬別小瞧汪富貴,可能在經濟學的學術領域裡,汪少只是一個大一的學生,與博士導師相距甚遠,但是,年輕並不意味著水平低劣。

    此君的眼界、格局、膽魄、實踐能力,在所有的80後新生代企業家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之所以不和95後相比,是因為太欺負人。

    此君有能力,亦有資格評價張為贏教授。

    諸位黑酸在搬出“資格論”來抨擊汪少時,首先請注意一下自己的資格,其次請注意,張汪二人是真正的同級對線,就事論事即可。

    ————第二部分————

    上述科普,解決的不止是資格問題,同時,還隱藏著一個關鍵的結論——汪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眼光精準、大膽、行動力極強……

    結合著王庭娛樂的發展歷程和《焦點訪談》的採訪,其實我們很容易就能判斷出汪少的性格特徵。

    至少可以判斷出最為鮮明的那一部分。

    所以,回到問題核心:怎麼看待汪少的回應?

    我感覺很正常。

    他就應該這麼強硬的頂回去,否則就不是他了。

    當然,勾起我的興致,讓我大早上就這麼長篇大論的,肯定不是強硬,而是態度之外的內容。

    我不清楚汪少是否真的讀過張為贏教授的所有文章,反正我是沒讀過。

    不過那幾個數字,統計得完全沒錯。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去冰君好奇之下,親自去搜索了張教授發表在國內刊物上的全部文章,僅從文章標題上就感受到了何謂魔幻現實主義。

    《國家不應該是企業的股東》,感受一下類似文章的深意,深不深?

    我一直知道張教授堅定鼓吹古典經濟學派理論,對自由市場改革的正當性毫不存疑。

    但是如果不是汪少提醒,我真不知道,張教授對於自由市場的魔念居然如此之……呵呵,無法形容。

    不往遠扯,回到此次並不被學界承認的“論戰”上,汪少堪稱是一劍封喉。

    靠的是什麼?

    就是那幾篇特意點明的文章標題。

    此君的聰明、敏銳、犀利,簡直令去冰目瞪口呆。

    大家可能知道可能不知道,張教授曾經和林教授有過一次激烈交鋒,就在前年7月份,爭論內容是“政府要不要干預市場和經濟”。

    林教授認為,我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的經驗,違背了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理論,具有值得總結的創新價值。

    而張教授則表示,我國的改革有著種種不顯眼的弊端,是以犧牲長遠發展為代價的,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

    當時不分勝敗,誰都沒能說服誰——那是理所應當的,笑。

    經濟學學術上的辯論嘛,總是各說各話,用範式語言打太極,打到最後,各有臺階,各有面皮。

    因為交鋒發生的地點,就在震旦大學紀念楊小凱教授逝世十週年追思會上,去冰作為魔都財經界一個小小記者,有幸親自鑑證。

    講真,當時去冰的感想是:都有道理,各自的邏輯都能夠自洽。

    去冰作為一個專業的財經記者都如此認為,可想而知,普通民眾和當代大學生們又是怎樣一種迷茫。

    這就是頂級經濟學者的強悍之處。

    由於其學術水平出眾,具備完全獨立的理論框架,兼之引經據典,又有商界大佬站臺、國內外媒體鼓吹,所以迷惑性極其驚人。

    我辨不出對錯,你們更不行。

    張林二位教授的交鋒一直延續到現在,而且會繼續延續下去。

    據去冰所知,以張林二位教授為代表的兩派應該正在醞釀大動作,不出意外,將是一場完全正面對決的世紀辯論。

    舉辦單位應該是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早則5月,晚則8月。

    當然,亦有可能受到一些意外因素的影響,被中止或者被提前。

    比如……

    突然橫空出世的汪富貴,好像就給這場醞釀幾年之久的交鋒帶來一絲變故。

    好吧,可能不是“一絲”,而是“巨大”。

    前面去冰君承認過,我不行。

    但汪少的文章,好像行了。

    此君真的聰明(第n次鼓掌),壓根沒和張教授在學術上打爛架,輕描淡寫的幾句話,令我,令我身旁的朋友,都有一種茅塞頓開之感。

    ——不談能力,我們來看看立場吧!

    就這麼一看,直接就把張教授的底褲扒下來了。

    幾篇論文題目,幾句點評,沒用任何專業術語,卻讓全國網友都看懂了。

    “既得利益階層的胸懷、作用、善舉和思想先進性”;

    “民營資本全面取代國企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

    “即便蘇聯曾因休克療法一朝崩塌,張先生推動市場自由化、資本意志不應受政府幹預的信念仍舊毫不動搖,雖九死其猶未悔,那是何等的堅定、何等的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