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酥麵包 作品

第532章 你們玩得花啊?!

    所以,一定會揹債甚至破產。

    惡性循環下去,直至掀翻當前王朝,開始下一個輪迴。

    介就是封建王朝的週期循環,表象是土地兼併,實際上卻是經濟的不自洽,靠一兩個英明皇帝殺貪官、整吏治,永遠解決不掉。

    在現代社會,道理仍舊未改。

    國內……好吧,別的不提。

    國內始終堅持對糧價實行嚴格的價格管控,死守安全線。

    因此被茅於是、張為贏、張武長、厲伊寧之流的自由市場派學者批評了幾十年,到今天都沒消停。

    然而他們永遠不會告訴老百姓:從97年到2003年,國內處於嚴重的通縮狀態,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如果沒有糧價管控,當時的9億農民要死多少?

    那是華夏發展歷程中的一次巨大危機。

    同時,也很可能是張林大辯中,汪言會切進去猛甩巴掌的一個點。

    最近大少一直在看相關材料,思考頗多。

    而任由糧價自由上漲、與國際接軌的後果更可怕——從此沒有工業,只有通脹。

    國際資本掌握糧食生產地和出口,主動提價,你們跟不跟?

    跟,壓榨國內城鎮平民階層,破壞城市化進程,工業發展近乎停滯。

    不跟,國際糧商便可以大肆收購併出口,國家只能做農業出口國,賺那點屁錢,但國內糧食卻不夠吃,推動弄副產品價格飛漲。

    糧價不實施管控,自由漲跌,跌是農民死,漲是集體死,就這麼簡單。

    為什麼全世界都在搞農業保護?

    國內有糧食安全問題,西方國家同在皿煮陣營,農產品自由買賣,並不存在安全問題啊?

    說白了就兩個字:兜底。

    逃不開經濟週期規律,至少保住底層平民,不然太容易被資本打垮割韭菜了,真會出大事的。

    ……

    汪言原本從來沒有想過這些。

    然後,在智力拉到79點,開竅之後的某一天,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好像是個bug,是那隻自由翱翔在經濟系統裡的蝴蝶。

    現在一年能夠變出4、5個億,再升級能變出10個億,再再升級……無法計數。

    加上由此帶動的投資和收益,基本等於一個小號央行。

    爽歸爽,可是這特麼的太可怕了啊!

    不誇張的講,10年之後,汪言就有能力以經濟手段摧毀一個小國。

    20年後,便可以打得本子棒子叫爸爸。

    幾千億的無成本資金,哪怕按照最粗糙的用法——我把你們首爾的房價推高20%,房租上漲30%,你哭不哭?

    70歲退休?

    做夢!

    哥可以讓你們死都死不起!

    這錢花出去就等於放大水,衝哪兒哪兒垮。

    因此,在國內花,要慎之又慎。

    別沒等到出去當爹呢,先把自己家拆了,那可就樂子大了。

    只賺不花更不行,現在的社會財富集中程度已經很高了,都特麼不消費,等著通縮把底層榨乾啊?

    汪言作為一個白撿到萬億帝國的幸運兒,心裡還是有那麼幾分使命感的。

    別的富豪愛怎麼苟怎麼苟,反正哥不怕破產,不用當守財奴。

    so,往死裡消費,從我做起!

    當然,消費亦要有目標,得了這麼大便宜,在盡情浪的同時,多少要回饋給社會一些東西。

    所以汪言不太喜歡房產。

    有一兩套頂級豪宅是必須的,但是買太多尋常房子用來投資或者保值,那就完全沒必要了。

    把錢堆到那裡頭,都不如找機會搞搞慈善。

    甚至,買奢侈品都比屯房子強。

    雖然那些品牌大都是國外的公司所有,但是在國內消費,養的是商場、seller、國內的棉紡產業、代加工企業、物流等等等等,並且還給國家貢獻高額關稅。

    5000萬的房子買來不住,直接就沉澱下去了。

    買多了還推高房價,進一步打擊實體經濟。

    5000萬的消費,卻能夠增強一絲國力。

    所以上面天天喊著“平抑房價促進內需”,那是真被地方和房產同盟惹急了。

    當然,急也沒什麼軟用,現在剎不住車,只能徐徐圖之。

    ……

    當汪言的眼界足夠開闊之後,突然意識到,自己生活在一個非常有趣的時代。

    房子是當前時代的焦慮之源。

    然而汪言自打有錢之後,從來都沒有對房子投注過絲毫關心,唯一的一套別墅,現在都沒去看過第二眼。

    不曉得裝修成什麼樣了?

    啊,對了,家鄉好像還有兩套小商鋪,房產證都忘記扔哪了……

    這是真神壕才擁有的灑脫,只關心事物本身的實際價值。

    比如房子的居住屬性,比如車子最重要的是舒適,比如衣服一定要襯托出哥的帥氣……

    紅英的建議完全是好心,卻深刻暴露出兩人在三觀上的不同,汪言在感激之餘,又在心裡默默的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