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酥麵包 作品

第616章 準備開秀

    你是不是真要摻和?”

    汪言微微一挑眉,沒有急於反駁他的那句“摻和”,反倒是笑了笑。

    “目前還沒有人通知我。您瞭解具體情況?”

    聰明人之間從來不用把話說得太明白,老劉一聽話音就知道,汪言沒打算放棄。

    老劉在心裡嘆了口氣,有一種極度複雜的感慨油然而起。

    “大致瞭解一些……我也是跟人打聽的,咱爺倆就當閒聊,你姑且一聽。”

    “謝謝劉叔。”

    汪言微微躬身,以示尊敬和感謝。

    其實以老劉的位置,在移動內部再怎麼權勢驚人,影響力都出不了條條,更別提向上發揮。

    現在特意打聽這些事,主要是關心汪言。

    這情得領。

    同時,汪言也不會小瞧老劉的信息含金量,老狐狸敢拿出來說的東西,保證是真的。

    “我跟你從頭講吧。”

    老劉扔給汪言一支菸,然後往椅背裡一靠,也不讓汪言幫他點,自顧自的開始吸。

    一邊吸,一邊斟酌著說辭。

    “最近這些年呢,學術圈子裡鬧得挺厲害的,你方唱罷我登場。

    為什麼最後是張為贏出頭,具體的我也不清楚,但是去年8月份張為贏公開在亞布力夏季論壇上批評政府的產業政策,是這次辯論的直接導火索。

    之後林逸夫隔空回應,兩個人,以及背後的力量各種暗戳戳的互相抨擊,持續了蠻長時間。

    其實要是細算算,他倆在這方面的互懟,早在幾年前就時有發生。

    道不同嘛!

    然後學術圈裡的人就起鬨,說你倆當面辯一辯吧。

    聽起來是不是特可笑?

    是不是瞬間就感覺沒那麼高檔了?

    其實從最開始,兩波人的紛爭就只是因為利益,跟街頭流氓約架也沒什麼區別。

    之所以越鬧越大,是因為恰逢國內要搞經濟轉型。

    這次他倆是真被架上去了,不只是圈子裡外起鬨的問題,更有點被時局綁架的意思。

    在下層,各個學校、各大研究所都在發聲,吵吵鬧鬧的。

    在中層,地方的思想也不統一,東南西北,各有各的小算盤。

    在上層,保守派和激進派的爭端從來都沒有停息過,只是每個階段、每個問題爭的點都不一樣而已。

    教育口要考慮教材延續性的問題、人才培養的問題、院校資源傾斜的問題。

    政研口要考慮政策基調問題、理論統一問題、指導方向問題。

    經濟口更麻煩,商務、發改、國資、經濟中心小組等等等等……按著慣性茫然前進的同時,全都在等一份指導思想。

    你明不明白什麼叫做指導思想?”

    老劉一上來就聊這麼深,讓汪言也很驚訝。

    他沉思片刻,肅然點頭,復又搖頭。

    “我大致能理解,但是又有點不敢相信……您說的那東西,兩三年怕是總結不出來吧?”

    “對嘍!”

    老劉哈哈一笑,豎起大拇指:“就是你想的那種,聰明!”

    美滋滋抽口煙,喝口茶,他又開始閒話似的擴大了話題。

    “小汪,上回你說過,你判斷這兩年是國內極其關鍵的轉型期,這很對,也很好。

    但你不是體制內的,所以看不到最為關鍵的一點——

    轉型的目的是什麼?

    我們體現在外的是經濟轉型,是結構調整,是質量升級。

    所以學術圈子要搞關於產業政策的辯論。

    但是內在本質是什麼?

    為了發展經濟而發展經濟?

    你想想,這對麼?

    張為贏和林逸夫的辯論,是‘術’一層面的,我估計他倆很難分出勝負。

    都是頂級的經濟學者,早都把‘術’練得爐火純青,你摻和進去不是好事,你的水平跟人家肯定沒法比。

    但是你既然下定決心要參與了,那麼不妨從另外一個角度出發——拔高點。

    這樣你未必能贏,但是絕對可以獲得某些領導的欣賞。

    我不是想要教你逢迎,我看過你的《焦點訪談》,你發散出去談的那幾點內容,特別好,特別敏銳,也特別真實。

    可見你就是那樣想的,而你的思想距離答案已經很近了。

    你自己還記不記得?”

    以汪言的智商,怎麼可能不記得?

    他仔細回憶了一番,頓時大有收穫。

    在《焦點訪談》中,汪言談了稅收調節,談了高等教育紅線,談了新古典救不了華夏,也淺嘗輒止的談了一點點上升空間。

    當時,以汪言的知識根基沒法做出一個精確的總結,所以整體顯得有些天馬行空。

    ——講難聽點,就是散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