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三百二十八章 神仙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呵呵。”蕭敬笑道,“那還不是要的那個陸完兵敗之後再說?” 

 韋彬道:“那我等到底應該是期望陸完跟王德華和王伯安一樣,於遼東有建樹內,還是希望他平平無奇?” 

 這就涉及到一個立場問題。 

 希望他好,自然就暗中相助,而韋彬在遼東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無論是幫,還是暗中使絆,他都能出力。 

 蕭敬感慨著說道:“有時候,咱家也在想,這朝野上下全憑一人,靠天機運籌之事,令大明邊地安穩,也並非全都是好事。陛下只聽一人而不聽朝野其餘之人,這是有權臣亂國的跡象。” 

 “蕭公公,慎言啊。”一直不做聲的陳寬提醒道。 

 蕭敬道:“咱這些人,身為陛下身邊附庸,陛下好就是咱好,如果只為了迎合而不知良藥苦口的道理,就算下了地府,有何面目面對大明的諸位先皇?” 

 陳寬無奈道:“話雖如此,但到目前為止,張先生所為之事,都是利國利民的。” 

 “可人心會變啊。”蕭敬道,“誰知他以後會不會謀求私利呢?當然,這些話也沒法拿到明面上去說,你們可明白?” 

 說話之間還給韋彬打個眼色。 

 大概的意思是,你想暗中去給陸完找點麻煩,我也不反對,但咱不能把話說在明面上,免得回頭咱三個人中出現了反水之人。 

 反正你做什麼事,我支持你便是。 

 韋彬吸口氣道:“若說這新任的督撫和總兵等人,剛到鎮所,一切都還沒適應,直接要出兵,難免會出現諸多的波折,也會有將帥不和的情況出現。這都是人之常情。” 

 蕭敬一聽就明白了,韋彬這也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不能讓陸完這次在遼東出兵太順,如果張周隨便舉薦個人,都能在戰略上取得極大的勝利,那還要朝中大臣幹嘛?還要他們司禮監這幾位“內相”幹嘛?朝廷全看張週一人表演就行了唄? 

 現在也不是直接給張周使絆。 

 哪怕陸完真的用兵不順,皇帝把陸完撤換了,對張周的影響也不會太大,最多是讓人覺得張周的眼光不是每次都那麼準確。 

 陳寬道:“某些事,就怕不會盡如二位所料,這分寸,可很難把控。” 

 就差說,你們倆這是在玩火。 

 遼東出兵是皇帝的意思,相助陸完取勝,這是我們這些人分內之事,你們居然還想給陸完找麻煩?若只是陸完出兵不順,倒也還好說。 

 萬一真遭遇什麼大敗,甚至大明出兵連被打殘的朵顏三衛都沒收拾,反被他們收拾了,那影響的可就是大明整個邊地的戰局了。 

 “呵呵。”蕭敬笑了笑。 

 他似乎覺得陳寬很天真。 

 連那些頂級的文臣,口口聲聲為朝廷為大義,多數時候也是重私利大過重家國,現在你卻讓我們這些沒根的太監,去講什麼大義? 

 蕭敬在行事風格上,更接近於腹黑的文臣,在有利可圖時自然會跟張周走得很近,極盡巴結之能事。 

 可一旦讓他自己上位掌權,並讓他感受到張周主張成立上聽處,就是有針對他這個未來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動向,那他也必然會反向出手。 

 …… 

 …… 

 “這場仗,你總不能靠張永吧?” 

 張周馬上要迎親了。 

 在張周的新宅,也就是李廣留下的京師大宅內,張周接待了當日休沐的林瀚,老少二人坐下來之後,林瀚自然也就提到了遼東可能會發生的戰事。 

 林瀚雖然不是上聽處成員,作為吏部左侍郎也無分擔兵部事務的壓力,但他是個老舊的學術派學究,喜歡教導人,喜歡用他的方式去改變別人的想法。 

 林瀚在朝上聽到了張周有關出兵的提議,自然感覺到張周的計劃漏洞百出。 

 首先在於,陸完和張鶴齡這兩個新任的最高文職和軍事長官,難當大用。 

 張周道:“林侍郎,你知道遼東現在能調出的新式火炮,大概有多少門嗎?” 

 “這……”林瀚當然不知道。 

 張周自問自答道:“六百門。” 

 “挺多。”林瀚參與過演炮等事,見識過火炮的威力,自然覺得六百門火炮,從數量到力量上,都還可以。 

 張周笑著問道:“那若林侍郎你是韃靼小王子,知道大明出兵的是王瓊或是王守仁,帶了六百門火炮,還有兩三萬精兵,你會正面開戰嗎?” 

 “這……”林瀚又猶豫了,隨即他搖頭,“多半會避一避吧?” 

 “我也覺得是啊,其實我也在想,以後大明炮多了,炮彈和火銃近乎配備全軍,要出塞跟韃靼人正面決戰,只怕韃靼人不會給這種機會,他們肯定會利用草原的縱深,跟大明躲著,直到大明人困馬乏退兵時,再借機騷擾,甚至從始至終都不露面。” 

 張周態度還算是輕鬆。 

 林瀚道:“所以說,你才會找幾個看上去無能的人,去帶兵?” 

 “是啊。”張週一點都沒遮掩。 

 這就讓林瀚很無語了,他一拍桌子道:“你明著是去打朵顏三衛,甚至是兵馬深入草原的,卻不顧大明邊鎮將士的性命,用無能的將帥前去帶兵,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