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三百四十四章 皇后的危機

 金氏滿意頷首道:“那就多勞煩你。老身先回去等候消息了。” 

 …… 

 …… 

 沈祿把金氏送走之後,不由慨嘆著往通政使司的方向走,嘴上還在嘟囔著:“這叫什麼事啊?” 

 對沈祿來說。 

 這可不是什麼好差事。 

 無論張皇后的懷疑是否有根據,至少他沈祿要面對的可是君臣信義的問題,幫張家辦事,很可能就背叛了皇帝。 

 “去,請徐尚書過來……算了,我親自去吧。”沈祿遇到這種事,一般都不會自己決定。 

 他會想到另外一人,那便是他的“連襟”徐瓊,當初在張巒發跡之後,就把自己的妹妹嫁給徐瓊當小妾,後也因此令女兒可以入宮當皇后。 

 這群人的裙帶關係,也因為張皇后和張家兄弟三人的姑姑們,而聯繫到了一起。 

 可等沈祿到了禮部之後,才得知徐瓊奉詔入了宮門,去商定軍功之事,他只能是留在禮部等候老友的歸來。 

 …… 

 …… 

 皇宮,乾清宮內。 

 此時正在進行有關功勳的認定。 

 由兵部尚書馬文升,將王憲的奏報事項,逐一跟朱祐樘說明,並做了分析。 

 至於內閣和其餘六部之人,包括張周在內,就只能在旁邊聽著。 

 朱祐樘聽完之後,語氣顯得很平淡道:“贏了固然是好,但論功行賞之事,還要等戰後詳細勘察之後再定,光憑王憲等人的上奏,還不足以論定功勳。” 

 這口氣,其實也是告訴在場這些大臣。 

 他這個皇帝早就知道戰果了。 

 你們在那緊張什麼被張周矇蔽聖聽的,都是杞人憂天。 

 再說了,草原打了勝仗,張周有必要去瞞著皇帝?由張周為了保陸完而刻意踩王憲,也沒什麼必要……都是張周舉薦的人,而此戰的首功怎麼看都是歸在張周身上的。 

 馬文升道:“陛下,若以首級之功而論,薊州兵馬此戰居功為上,甚至可居奇功。當以嘉獎。” 

 朱祐樘問道:“那在兵部看來,遼東將士便沒什麼功勞,或者說他們近四萬兵馬的功勳,還不如那四千是嗎?” 

 馬文升到底不是一般頑固不化的文臣,他看過旁邊的內閣三人,發現他們的確無意出來爭論時,才繼續就自己的論調說下去:“軍功論定,當一切由成法商論,以過去之成法,首級獲取意味軍功,無論遼鎮人馬功勳幾何,當也先論首功,再論戰功。” 

 馬文升所代表的是兵部。 

 他給的意見就是,要給遼東將士論功可以,但先把首級的功勞先給論清楚了。 

 至於遼東將士的功勞,可以補在首級功勞之外,如此才不違背大明之前對於戰功認定的方法。 

 “一功,如何二賞?”朱祐樘反問道。 

 馬文升有些尷尬。 

 他本還在為朱祐樘提供解決的方案,其實就等於是賞兩次,先論首級之功,論完了再把整體戰略的功勞給認定,這樣遼東和薊州兩路人馬的矛盾基本就可以化解……雖然結果其實還是薊州那邊佔了大便宜。 

 馬文升發現自己的意見無法獲得採納,也只能悻悻然退回一步。 

 吏部尚書屠滽問詢道:“陛下對此究竟是何意?” 

 朱祐樘道:“朕不是說了嗎?要等勘察之後再定。一場勝利,非要折騰出那麼多的波折嗎?” 

 屠滽道:“全因此戰乃遼東和薊州兩鎮人馬配合所取得,難免會在軍功論定上有所爭執。” 

 朱祐樘問道:“那此戰由誰所定?誰又應該是首要的功勞?還有,誰對於軍功論定之事上,更有話語權呢?” 

 幾人本來都不想把張周當回事。 

 但此時所有人都望向張周那邊。 

 皇帝用最平淡的語氣,說了一個最基本的道理……你們爭個鳥啊?這一切都是在秉寬的策劃之下完成,他說功勞是誰的,那就應該是誰的,你們在這裡為薊州將士爭取,不覺得臉紅嗎?當然朕也不怪你們!因為從開始,這都是朕跟秉寬計劃好的,而且這還是王憲自己為了那點功勞而故意製造輿論。 

 你們文臣也不過是被牽著鼻子走而已。 

 張周急忙道:“陛下,此戰臣不敢居功,全因前線將士浴血拼殺所得。不過臣倒是聽說,遼東巡撫陸完上奏參劾薊州所部為搶奪功勞而延誤軍機,以至於無法對朵顏三衛形成合圍,令朵顏三衛大部逃走。” 

 周圍幾個人沒什麼驚訝,反而都微微皺眉。 

 說是沒立場,但張周明顯立場已經往遼東那邊傾斜了。 

 謝遷笑道:“萊國公,你如此說是否偏頗了一些?戰機之事,其實比戰功更難論定,又如何能確定是因為薊州所部搶奪軍功而延誤戰機?再說一戰結束之後,將士們也需要休整,就算是馬不停蹄前去應戰,戰果如何也不好說,誰說就一定能取勝的?” 

 張周笑了笑:“謝閣老是覺得,還多虧薊州將士們在搶人頭和耳朵,不然三軍還能全軍覆沒了是吧?” 

 “哎呀,萊國公你可不能這麼說,老夫可只是就事論事,咱還是說回正題吧。” 

 謝遷在朝中也算是詭辯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