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四百九十九章 大明猛將

  “回大汗,已經過去兩批,有三千六百騎以上。”

  “三千六百騎,難道連大明一千步卒都打不過嗎?”

  巴圖蒙克也是惱了。

  他是清楚知曉大明軍隊動向,才會選擇在這裡強渡黃河的,可現在明明優勢已經在自己這邊,只要再過河幾批人,就能在對面站穩腳跟,並且護送大部分的人馬渡河……

  這怎麼突然就亂了?

  大明從哪冒出一路人馬,能把自己在河對岸所佈置的精銳給打到如此狼狽?

  此時第一批跑得快的韃靼人,已經從對面回來了,而巴圖蒙克驚愕發現,自己引以為傲的二兒子烏魯斯,居然出現在第一批逃回來的船隻上。

  “將他綁過來!”巴圖蒙克怒不可遏。

  圖魯見到這一幕,是最高興的,二弟本來還跟他鬥法,現在就讓你知道什麼叫不是你的別爭!

  ……

  ……

  烏魯斯被綁到了巴圖蒙克面前,而更多的韃靼人,正從對岸往這邊逃竄。

  “轟!”

  又是一聲炮響,這次打到河當中,沒有打中任何的船隻,只是掀起一陣浪花,卻讓周圍臨近的韃靼舟楫嚇得加快了南逃的步伐。

  “怎麼回事?”巴圖蒙克跳下馬,一把將二兒子從地上給抓起來。

  烏魯斯道:“父汗,大明在對面佈置了數千伏兵,我們到的時候沒有發現,本來兒已帶兵去阻截,結果他們用火銃把我們給打回來,趁勢再殺到我們面前……兒已用最大的能力去阻擋,奈何對方火器實在太厲害了!”

  這會的烏魯斯顯然不能告訴他老爹,對面大明軍隊看上去並沒有那麼多,可能也就一千左右。

  甚至連他的部曲都知道大明將士不多,可就是大明軍隊殺過來時,每個人明知對面人不對,就是要逃……這就是之前崔元所使用的“威懾戰術”。

  二百人就能嚇得伱們五六千人敗退,這次帶了七百多人,照比例來說,嚇退你三四千人那還不容易?

  背水一戰?

  都以為自己是韓信呢?

  況且你們岸邊還有船能南下,南邊還有大部隊能接應,當你烏魯斯帶一千多精銳去交戰敗退回來時,就該知道人心已經散了,這會你們把船隻馬上燒了,或許還有拼死一戰的機會。

  奈何船隻你們是燒不了的,畢竟那是你們渡河的基礎,且誰也不知道大明一方到底還有多少火器。

  “無能!”巴圖蒙克怒道,“大明的軍隊,怎可能會有數千人?定是你怯懦畏戰!為什麼要過河?守在那邊!把他給我塞到船上,運過去!”

  圖魯無奈道:“父汗,這件事可能不能怪二弟,船隻一直都在來回運人,有的人便趁船南下時,跳上船說是過來接應,結果就……”

  圖魯並不是專門為他二弟說話,只是想表現自己的胸襟。

  但他所說的,也讓巴圖蒙克無法反駁。

  如果船隻全停在對面,誰上船就砍誰,或許也能穩住軍心。

  但問題是,當烏魯斯敗退到河岸,以為能重新結陣抵擋崔元所部進攻時,那時候韃靼人的運人計劃並沒有結束,船隻還是會南下到河岸接應人手,那時候靠近河岸尤其是負責護送的軍隊,就會趁機跳上船,藉口要回來傳信或者是接人,趁機逃到南岸來。元寶小說

  可一旦有人上船,剩下的人就會估量,覺得船的位置可能不夠用,然後一堆人擠著上船。

  形成惡性循環,人心自然就散了。

  本來烏魯斯還覺得能支應一下,結果當崔元一方無所顧忌衝殺上來時,韃靼人包括烏魯斯在內,都會覺得大明軍隊是有恃無恐,那說明大明軍隊的槍炮彈數量足夠……連烏魯斯自己都加入到逃兵的行列。

  “父汗,渡河看來有些難了!”

  圖魯道,“不如現在就跟南邊的大明軍隊決戰,以先前的架勢,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把他們給擊潰!”

  巴圖蒙克看著河對岸自己一方被大明軍隊追擊和屠殺的慘狀,氣得老臉漆黑,卻也還算是明智,怒道:“軍心潰散,還有何必要計較一時長短?傳令下去,從東北邊,往大明關隘方向走!”

  圖魯驚訝道:“那父汗,如果我們不吞下後面的大明軍隊,那此戰我們就……徹底敗了!”

  圖魯的意思,就算我們的目的是過河搶劫,現在過河難度太大,可到底還是不能放棄跟大明軍隊交戰,只要能吃下後方寧夏守軍部分人馬,回去之後至少還有個交待。

  如果就這麼想順著河南岸往草原遁走,那才是真的潰敗。

  巴圖蒙克望著圖魯道:“你記住,跟明朝人交戰,不要做無謂之爭,要懂得取捨。留住軍隊的精銳,才能在草原上立足,否則……你看看周圍的豺狼,他們眼睛中的狼性,還不足夠讓你警惕嗎?”

  圖魯好像瞬間明白了他父親的格局。

  跟楊一清所部決戰,完全是沒有必要的,甚至是讓“親者恨仇者快”的事情。

  你浪費人馬去跟大明交戰,就算取勝,你也耗費了自己部族的實力,且還可能會陷入到大明軍隊的合圍,畢竟大明各路人馬正在往這邊集結……

  現在要做的,就是保存有生力量,回到草原上。

  畢竟巴圖蒙克要面對的敵人,更多的還是來自於身邊的豺狼,跟大明之間……不過是強盜和院主人的關係。

  作為強盜,你在搶不到東西的情況下,把院子拆成什麼樣,都不如全身而退回到山寨裡,因為山寨才是你的大本營。

  面子?

  從大明有了強大的火器開始,草原人就已經沒法顧念何為顏面!

  ……

  ……

  韃靼人在尚未將河對岸所有將士都接應回來的情況下,便已經選擇沿著黃河東南岸,往黃河下游退兵。

  河對岸的韃靼人,在發現沒有船隻渡河的情況下,已經基本潰不成軍,只能是順著韃靼主力的指引,策馬也往東北的方向走,那邊是河套之地,也是他們出關的方向。

  大明的軍隊會持續追擊他們,並且沿途會有大明關隘堡壘的將士出來阻截,沒有退回南岸的韃靼人,是很難在北岸立足,並且有機會叩關離開大明境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