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如今 作品

第三百九十章 提供名單


  杜金星卻不理會劉海陽,自顧自地講道:“政府的批文明明白白地寫著‘單開各種刊物,分別繳毀、停售具報,毋再延誤,是為至要’,可紅黨分子還是無孔不入,想盡一切辦法宣傳他們所謂的先進思想。”

  “咱們只得加大審查力度,經審查後的報刊,和原來的相比,往往面目全非,幾乎每頁都被開了‘天窗’,有的乾脆被刪得只剩個標題。可即便是這樣,去年有個作家寫了關於皇帝的話題。”

  說到這裡,他故意頓了頓,見彭浩良饒有興致地聽著,便繼續講下去。

  “中國那麼多的皇帝他不寫,非得寫日本的天皇,說什麼現在的天皇喜歡研究生物學,可是他當天皇,假如他不是做皇帝,常有許多不相干的事來尋著他,他的生物學上的成就,也許比現在還要多些,據說他已在生物學上發明了很多的東西,在學術上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云云……”

  “文章發表之後,可是捅了馬蜂窩了,引起日方的強烈抗議,他們以“侮辱天皇,妨害邦交”為由,提出封閉該週刊,沒收那一期的雜誌,懲辦刊物主持人,並且還要懲辦上海中央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

  彭浩良點點頭,那週刊他看過,每期稿件都是向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送審的,每期封底上都印有“中央圖書審查委員會審查證審字第xxxx號”字樣。”

  杜金星又說:“政府迫於外界的壓力,只得將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撤消。如今,沒有了圖書雜誌審查委員會,咱們的工作量可是大了數倍,要想從這紛繁複雜的文字裡找出蛛絲馬跡,何其容易?”

  劉海陽聽著杜金星侃侃而談,急的百爪撓心。

  彭浩良卻深有感觸道:“我聽說,之前審查委員會在4個月內就審查各種雜誌書籍五百餘種之多,平均每日每一工作人員審查字在10萬以上。審查手續異常迅速,雖洋洋鉅著,至多不過二天。都是一些專業人才的,可惜了。對了,這些人現在都哪兒去了?”

  “去報社、書店的都有,還有一些乾脆放棄了文字行當,不過,如果主任要找的話,我可以試試!”

  劉海陽終於明白了,原來杜金星說了這麼多,是為了跟主任要人,為他的情報組招兵買馬。

  彭浩良道:“嗯,是應該收攏這些人為我們所用,都是熟練工,不需要培訓就可以直接上崗投入工作。只是,這些人員的經費開支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咱們調查室的財物狀況怕是……”

  杜金星淡淡一笑:“都是些窮酸書生,又能花得了幾個錢,請主任放心,薪酬和經費的事,我們組裡自行解決,不需要室裡操心。”

  還是情報組會搞錢,更準確的說是杜金星更會搞錢。

  彭浩良眉開眼笑道:“那敢情好。除了紅黨,咱們黨內部各派系紛爭不已,反映不同意見的書刊屢見不鮮,改組派、國家主義派等等,都跳出來了。處裡也一直在提這些事,讓我們不可怠慢。這事不要耽擱,我知道你們組裡的審讀小組缺人。不過,要把好關,絕不能讓異己分子混進來。”

  杜金星略一挺身:“請主任放心!”

  彭浩良微笑:“好了,現在該說說書的來路了吧,海陽已經等得心急了。”

  劉海陽只得違心尷尬一笑:“不急,不急,今天杜組長又給我上了一課,受益匪淺,受益匪淺啊!”

  杜金星微微點頭:“事情還得從咱們的對手一點一點說起。”

  既然前面已經鋪墊了那麼久,劉海陽也覺得無所謂了,就讓杜金星再多賣弄一番罷了。

  “我認真分析過,對待書刊的查禁政策,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便是直接的抗爭,如有的文人在報刊上發表社論,強烈抨擊查禁書刊,要求議論自由。還有的在國民參政會上,要求撤消圖書雜誌原稿審查辦法。有的文人知道自己的文章送檢,必被扣押,至少被刪得體無完膚,就堅決不送檢,反而以最快的速度出版發行,讓我們措手不及。”

  “第二,便是‘開天窗’,這不失為一種巧妙的抗爭辦法。我記得有個刊發反動思想言論的刊物,在印行中被當局沒收,他們的主編”將缺頁照常印行,在空白處印出大字:‘此面被當局沒收了’,以此來地揭露了我們當局的橫行霸道。”

  “第三,也是最普遍的,就是採用偽裝書的辦法。這種書刊封面名稱和書的內容毫不相干,有的採用當時流行書籍的名稱,有的用諧音製作一個極為普通的書名,有時索性套用黨軍政要員著述的書名,甚至用一個十分庸俗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