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破春風 作品

第兩百三十章 歷史的變遷,大浪席捲而來


                 佔據中原十一州的魏國承繼周國,興盛繁華起起伏伏兩百多年,見證了時間長河裡的許多變遷,許許多多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生老病死。

  這長長的時光裡,人世太平,除了偶爾的天災,很少再有人禍,承繼周朝國祚的大魏將這太平繼續延綿下去,到了趙傳廷這一世,他的兩個姐姐,分別嫁給了梁、齊的國君,更加鞏固了西北的太平。

  人們習慣了這樣平和的世道,忘記了戰爭,只有與越、吳、燕、梁、齊,五國的邊界聽聞過小規模戰事的事,也不過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

  後來,燕國爆發了一場起義,許多百姓更加歡喜的看這場戲,聽到自家出兵攻入汾州,不少人歡欣鼓舞,彷彿要在他們這一代見證沉寂百年的大魏開疆擴土。

  然而,當烽火的屠刀從北方落到他們頭上,依舊沒有改變對這一看法,北方撮爾小國,與中原富碩難以相比,何況魏國兵強馬壯,豈會輸?

  當兵鋒蔓延下來,一連串的戰敗,積壓在人們心頭,兩百年的中原強國的自信,漸漸被打的支離破碎。

  欣欣向榮的一片太平盛世,在幾個月間落入灰白色的慘淡境地裡。老么小說網

  燕國的軍隊劈波斬浪一般,毫無阻礙的一舉殺到魏國都城外面,戰戰兢兢的人們等到了幾十萬大軍,甚至還有四國兵馬,他們歡呼雀躍,彷彿已看到對方的破滅,灰溜溜的離開。

  然而當幾十萬魏國軍隊灰飛煙滅,都城被攻破,所有人在那天夜裡是難以入眠的,聽著城牆上歇斯底里的廝殺,聽著外面街道戰馬奔馳的鐵蹄聲,那是心驚肉跳的感覺。

  不久,被譽為熊虎之君的皇帝死了。

  整個鹿陽落入被他們瞧不上的燕國軍隊手中。

  在這一段時間裡,許多豪紳富戶被燕軍趁火打劫,卻對百姓秋毫無犯,以至於許多豪紳、大族開始賣掉城裡城外的產業,陸續的逃離。

  然而在他們帶著真金白銀離開時,一支支帶著招降信函的馬隊奔赴各州,令他們感到尷尬,當中有人心中不忿,號召各州郡縣奮起反抗,但這樣的聲音並沒有任何效果,原因在於戶部尚書龍嶠、兵部尚書袁逢等背後家族勢力在各州有著一定的影響。

  他們更傾向於中原太平,家族無事。

  畢竟黃巾還在施虐,從那位夏王口中,知道黃巾的爆發,皆出自於燕國國師張角之手,而在不久之後,對方將停下一切教徒的活動,將前來鹿陽覲見燕國夏王。

  他們經過甘州,原本四處破壞的太平道教徒一一歸順,趁火打劫的山賊反被這些黃巾教徒攻擊,僅僅彈指間,烽火四起的甘州、麟州重歸平靜。

  從這裡到陽州,往上就是廣濟州,這裡是燕軍南下穿過的第二個州,四郡三十六縣,幾乎在招降信來時的第一時間,選擇了歸順。

  沒有人比他們更加清楚燕國夏王麾下的軍隊有多強悍,再往上與燕國一河之隔的商州此時已經全州歸降,這裡曾幾何時就是燕國夏王的橋頭堡,自登陸以來,附近州縣早已被打服,兵馬被殺的散盡,除了投降,已經沒有其他路可走了。

  往西,距離鹿陽最近的惠州,因為趙廣師的死,讓人存疑,隨後名叫孟馱的惠州舊將帶著鐵鋒義節軍回來,整個惠州在不久後歸順。

  曾經那些應邀而來的四國兵馬,沿著州郡正瘋一般逃離,到得進入中原西北的梅州,魏帝的死訊也隨之傳到了這邊,這支撤回梁國的殘兵,帶著這個令人戰慄的消息衝往大梁都城——西都。

  八月中旬。

  空氣乾燥,西北的天色彷彿蒙著一層薄薄的沙霧。

  微風拂來,皮膚黝黑的牧人袒露乾瘦的胸膛讓風吹在上面,望著成片的羊群移動啃食青草,滿是老繭的臉上露出笑容。

  不遠處,還有兩名扎著小辮的孩童嘻嘻哈哈的跑過來,在一堆鬆軟的泥土上捏起小人兒,不久之後,道路間響起快馬的聲音,令得兩個孩童站起身矚目望著。

  幾名身材壯碩的騎士挎刀背弓沿著官道繞過山腳的拐彎,一直往前飛奔,越過一條向南流淌的小河,遠方一座古樸而恢弘的城池漸漸出現在視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