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政哥我不想學英語了 作品

第299章 百越之地

  果然在百越人的游擊戰下,秦軍出現了大麻煩,“士卒勞倦,越乃出擊之”。百越人根本不需要進攻秦軍的陣地,他們只需要切斷秦軍的交通路線,就能夠將秦軍困死在南越。

  結果自然是百越人的反擊非常成功,他們“相置桀駿以為將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殺尉屠睢,伏屍流血數十萬。”

  那一戰,秦軍死傷特別慘重。而殘餘的秦軍只能在據點等待援軍和糧草到來,“進而不得退”,處於被包圍的狀態中。

  秦軍之所以出現如此的窘困局面,不是因為秦軍戰鬥力低下,而是秦軍深入森林密佈的珠江流域,氣候不適應。當然最主要的是糧食補給跟不上。

  沒有糧食再勇猛的士兵軍隊都無法戰鬥,所以歷來征戰,糧草才是重中之重!

  在古代,糧食的補給到底有多困難?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裡留下了一篇關於軍隊糧食運輸的文章。這篇文章提到古代平均每個民夫可以背六鬥米,帶五天的乾糧。

  如果這位民夫供應一個士兵,那麼只能維持18天,如果是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則可以維持31天。而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已經達到了徭役的極限了。

  如果出動10萬士兵去打仗,那麼其中3萬士兵要保護糧草輜重,真正上戰場的只有7萬人。另外,還需要派遣30萬民夫進行糧草運輸。

  可見,軍隊打仗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消耗。如果戰爭的距離太遠了,那麼這個糧食的消耗就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因為運輸糧食的途中民夫也是需要消耗糧食的,所以為什麼說之前的大秦糧食匱乏,賦稅那麼沉重,而平民百姓餓死不知何幾!大部分糧食都用在了征戰之中!

  想要打贏百越之戰,只有先解決這糧食運輸的問題。而嬴政就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水運!

  而百越之地水系發達,以廣州為中心,船隻可以到達兩廣的所有重要城市。只要秦軍能夠將糧食水運運輸,那麼秦軍就能在廣州長期駐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