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政哥我不想學英語了 作品

第389章 善惡論

  “不,人餓想食之,人冷想暖之,勞累想休之,這就是本性。

  可若是明明很餓,卻還是敬長輩先吃,這是禮。明明累了,但不敢先行休之,而要守護父母床前,這是孝之。

  這些行為雖符合禮儀道德的規則,但卻是違揹人性的!”砛舒立刻反駁。

  “如若按您所說,那天下之人豈非永遠都要陷入相互爭鬥,相互殘殺的局面了?”蕭何忍不住了,砛舒的話看似有理,可卻是曲解之理!歪理!

  “所以我們要推行儒學周禮!人之本性,經過禮義的引導,是可以改惡而從善的。

  正如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只有在禮義制度和道德約束下,人性中的惡才會被祛除,天下才會真正的太平。”叔孫通突然出聲,他本來想繼續沉默裝死的,可荀子前輩和淳于越的眸光緊緊的盯著他和恆之,他倆已經沒辦法再渾水摸魚下去了……

  “呵呵,既然人性本惡,那麼勸人向善的禮義又是從何來?”陳平覺得有些好笑,他們的目的是推崇儒家,恢復禮義?

  “禮義道德並不是原本就有的,而是由聖人制造出來的。似儒家先賢孔老夫子那般的聖人所創造出來的!”恆之只能跟著叔孫通一起出聲。

  “既如此,那聖人的本性究竟是善還是惡呢?”張良抓準機會反問。

  “聖人與常人一樣,是惡的本性!可聖人與常人又有所不同,聖人用智慧創造了禮義,並自覺地去遵循剋制,他們首先改變自己,再去影響引導他人向善!所以才能稱之為聖人!”公孫芳接過了話題。

  “按你所說,豈不是人人皆可成聖?”陳平已經被繞進去了。

  “當然,但是,小人可成君子,卻不願成為君子,而君子也可成為小人,卻不置之否。

  有人燒殺搶掠,有人欺辱凌霸,有人不顧綱理倫常,有人自私自利,有人貪婪妒忌………這都是人性的惡,可他們不願意棄惡揚善,不願意成為聖人!”公孫芳看向陳平,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