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 作品

第186章 廬陽郡規劃

  “至於你剛剛說的那些,可以作為一年的短期計劃來實行,未來廬陽郡的發展還是要往周邊擴散,這樣才有擴大發展的機會。”

  李寒江一邊聽林峰侃侃而談,一邊拿起筆在紙上瘋狂的記著筆記。

  地方特色是最簡單的發展方向,可想要做大做強,卻也是需要時間跟精力才能逐步來完善。

  林峰停頓片刻。

  再次開口。

  “除了這些,廬陽郡的石雕可以在各地建廠,只要是石材好的地方,你們都可以去談合作,把廬陽石雕給徹底的推廣出去。”

  “石雕、石碑這些都是途徑,你廬陽郡的門戶就可以立一塊廬陽石碑,用來介紹整個廬陽郡的地域風貌,這樣來廬陽郡的人,首先看到的就是這塊地形石碑,也足夠的亮眼。”

  “把地方特色刻進來往遊客的骨子裡,讓他們一想到廬陽郡就想到的是廬陽郡的石雕跟甜蔗,那就證明衙門已經做足了宣傳工作。”

  李寒江不住的跟著點頭。

  “對對對,這樣我們光靠這兩樣東西就能建起來很多廠子,整個廬陽郡的稅收就都解決了,很好很好。”

  嘴角的笑意不斷地擴大,心裡懸著的那顆石頭也跟著落了下來。

  林峰點點頭,“具體的實施辦法也很簡單,建廠找對人就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做生意你李家絕對是不差的,這對於你來說很簡單。”

  “官道的修建依舊要重視起來,這是通往各地最直觀印象,這一點要是都做不好,別人還真不信這郡城衙門會辦好其他的事情.....”

  兩人就建廠的事宜,還有廬陽郡明年的發展,討論了將近兩個時辰。

  李寒江留了林峰在衙門用了晌午飯。

  飯後。

  林峰再次出發前往京城。

  進京途中,林峰讓胡兵注意看了各地的良田種植情況。

  這些瞭解下來,林峰才發覺了問題的所在,沿途水鄉良田種植相對好些,可一旦遇到澆灌水源供應不上的,百姓因為水渠打架的比比皆是。

  甚至還有致死的案例也不在少數,可衙門根本就沒有辦法解決,只能按照田畝的乾旱情況來分配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