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三十八章 太子(2)


  群臣既簽押已畢,便再次分列兩班,集體持芴而奏:“臣等敢奏皇太后殿下、皇后殿下……”

  “臣等今日,尚有國事,欲陳兩位殿下之前……”

  此時,帷幕之中,向皇后已經在後殿之中,換上了皇后輿服。

  皇后輿服和皇太后輿服,大體上相差無幾,只在具體形制和規格上,略減皇太后輿服五分之一。

  依舊是兩博鬢,依然是四龍九鳳冠。

  此時,兩後並坐於福寧殿內東、西兩側,在空間上,向皇后的位子,比高太后的位子,稍微靠後了半步。

  而趙煦則站在了向皇后身旁。

  這是他爭取來的——本來,他應該是被人抱著,放到帷幕旁。

  就和他上上輩子那樣。

  然後再被人抱著,放到宰臣面前,去接受宰臣禮拜和道賀。

  但現在,趙煦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的站到了向皇后身旁——很簡單,發揮小孩子的特色就可以了。

  只要他一直跟著向皇后走,就沒有人能將他和向皇后分開。

  而無論是高太后,還是向皇后,都沒有干涉他的行為。

  高太后是不願,向皇后則是歡喜都來不及!

  聽著宰臣們的話,帷幕之中,高太后看了一眼向皇后,然後就問道:“諸位髃臣,還有何事?”

  便聽群臣奏道:“去歲之時,三省曾同奉陛下旨意:皇子延安郡王當明春出閣!”

  “今,皇子延安郡王既移殿御前,臣等又聞,市井有言:皇子延安郡王純孝、篤禮、好學,可堪社稷!”

  “臣等惶恐,敢奏皇太后殿下、皇后殿下:宜當皂建太子,以系天下!”

  帷幕內,高太后微微頷首,看向向皇后:“皇后以為呢?”

  “新婦全聽娘娘慈旨!”向皇后起身,頭上沉重的鳳冠搖動著,盈盈一禮,無數珠飾搖晃。

  “既如此……”高太后沉聲說道:“便請諸位髃臣,上劄子於御前,待皇帝批示!”

  於是,高太后身旁的內臣粱惟簡,奉高太后旨意,出了帷幕,到了殿中,取來了群臣簽押的劄子。

  整個過程,趙煦只是站在向皇后身旁,靜靜的看著。

  看著這和他上上輩子所見的完全不同的殿中氣氛和人物。

  他微微扭頭,看到了在御榻上,緊閉著雙目的父皇。

  他的母親朱德妃不在,國婆婆也不在這裡。

  同樣的,雍王趙顥也不在這裡。

  他不必再目睹,趙顥那聲嘶力竭的攀扯著帷幕的樣子。

  也就不必再要嘉王趙覠,將趙顥從這裡拖出去。

  於是,趙煦輕輕握著自己的手。

  只有他知道,這一切,是他努力的結果。

  ……

  群臣的劄子,先被送到了高太后面前。

  高太后看完,吩咐粱惟簡:“送去給皇后過目!”

  現在,皇帝依然昏睡。

  皇后可以代表皇帝,過目群臣所請。

  當然,最終,還是需要皇帝點頭首肯。

  最重要的是:高太后已經知道,從現在開始,皇六子延安郡王就成為了天下的新主人了。

  而如何教育他,如何讓他走上正軌,如何讓他行正道。

  就成為了高太后,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她已經明白,皇子是極聰明的。

  《春秋》之義,哪怕是她這個大人,尚且難以讀通,尚且難以闡發其中要義。

  但皇子卻已經能夠對《春秋》的經義,發表一些看法和意見。

  屢屢闡發‘仁聖’之問,屢屢提出‘聰哲’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