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五十一章 陳美人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新筆趣閣]

 /最快更新!無廣告!

 翌日,已亥(初六)。

 大行皇帝龍體,移入梓宮,這叫大殮。

 大殮後,就是成服。

 作為嫡長子和繼承人,趙煦首先依照傳統,換上了特製的喪服——不是民間的白衣素服。

 而是從太祖太宗傳下來的喪服。

 直領布襴,從腰間開始纏上喪麻之布,用黑銀帶為革,不戴帽子,披頭散髮為以為哀,同時手持竹仗,以示孝子。

 依照傳統,天子喪期,以日易月,要經歷七七四十九日,一共七個群臣勸慰環節,才能除服釋哀。

 此外,其他居喪期間的一切,也都有制度。

 包括怎麼哭、怎麼祭奠、怎麼行禮。

 而趙煦因為年紀小,所以這些事情,都是向太后帶著他,教著他。

 趙煦自然很樂意,讓向太后教導。

 同時,祭奠禮儀,侍制以上重臣,都是要到場的。

 這就可以讓群臣看到,趙煦和太后母子和睦,相依為命的景象。

 對加強向太后的威權,這是非常有幫助的。

 這一日,是趙煦的成服日。

 自然也是新君祭奠大行皇帝的第一個典禮日。

 在大行皇帝梓宮前,趙煦規規矩矩的按著向太后的指導,完成了第一次祭奠儀式。

 一切都很順利。

 禮儀標準,儀態標準,就連哭也哭的很標準。

 等到群臣勸慰階段,趙煦則表現出了讓群臣驚訝的冷靜,一一接受群臣勸慰,還賜給他們茶酒,委託國事,言辭謙卑,一副好好學生,禮賢下士的樣子。

 一切結束,向太后帶著趙煦,在御龍直的拱衛下,出了大行皇帝梓宮暫存的大慶殿,回福寧殿而去。

 如今,護衛趙煦的,依舊是昔日慶寧宮外的御龍直。

 這些人,在趙煦即位後,得到了他們該得到的回報——由向太后奏請太皇太后後下詔,授為御龍左直的第三直。

 而不是如趙煦上上輩子那樣,在他登基後,立刻就被打散、安置到了其他禁軍之中,並在隨後數年,陸陸續續被調去了沿邊各路。

 最終這些曾經護衛趙煦最脆弱的幾個月的禁軍,在趙煦親政後,還活著的就剩下十幾人。

 再也不成組織規模了。

 現在,他們則得到了他們該得的獎品。

 他們被正式編入御龍直,並得到了一個番號:御龍左直第三直。

 僅僅每個月的月俸錢,就達到了禁軍士兵的頂點:足足五千!

 而眾所周知的,御前諸直的俸錢只是添頭而已。

 各種賞賜以及遠大的前景,才是御前諸直最叫人羨慕的——一個最普通的御前諸直禁軍,只要做滿八年,沒有犯錯,直接可以申請去地方軍州,擔任三班差使或者三班借差這樣的不入流品的武臣。

 而燕達的三個兒子,也得到了豐厚回報。

 他們連升七級,直接從三班小使臣,跳到大使臣。

 雖然只是大使臣資序中最低的西上閣門副使,但也等於半隻腳踏進了高級武臣的資序,一夜之間就超越了大部分人十年、二十年辛苦磨勘。

 甚至勝過了,很多在邊關,苦立戰功的邊將。

 這樣的人,若是過三五年外放,以其天子近臣、潛邸武臣的資歷。

 即使只是西上閣門副使,也有資格出任一路兵馬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