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六十七章 趙煦:走舊黨的路,讓舊黨無路可走


  在殿中召見了宋用臣,然後,趙煦就直接帶著宋用臣,去了福寧殿後的坤寧殿,去見向太后。

  到了坤寧殿的時候,向太后還在休息。

  今天是乙酉日(十三),新君即位,已有八天,按照大行皇帝遺詔,國喪以日易月,這就是第八個月。www.33qxs.m

  所以,今天,兩宮都早早起來,她們需要分別召見大臣,並委任這些大臣,代替趙煦去南郊和北郊,分別祭告天地神明,將大宋新君即位的事情,通報上去。

  同時,還得和有司商量著,變些新君登位後,大內皇宮出現的祥瑞、民間發現的嘉禾。

  嗯……

  從英廟即位開始,就已經是這個樣子了。

  祥瑞、嘉禾什麼的,過去是下面的大臣,編造出來,哄皇帝開心的表演。

  自仁廟以後,伴隨古文復興運動。

  漢唐舊儒的經義註疏,被人批成了篩子。

  自然也就沒有人再傻傻的相信什麼天人感應——真要相信的,自己先自殺吧!

  仁廟以來,黃河氾濫、肆虐、改道之事,時有發生。

  三易回河,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然後水旱湯蝗,在北方各地,來回訪問。

  真要相信天人感應,大宋每年都得獻祭幾個宰執,來給老天爺謝罪。

  所以,其實從仁廟晚年開始,祥瑞這種東西,就變成了皇帝和大臣一起心照不宣的合計著去騙老百姓的事情。

  都形成了規章制度了。

  天子登基,要有多少祥瑞,多少嘉禾,要在什麼地方找到。

  立後、立儲、改元,又該有多少?

  甚至天子得病康復重新御殿視政,該有多少?

  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一目瞭然。

  當然,明面上沒有人會點破。

  大家都照著規矩來,就是苦了,剛剛聽政兩宮,她們還不太熟練,和群臣的配合也不夠默契,常常得人提醒。

  所以,很累很累。

  趙煦帶著宋用臣,進了坤寧殿,然後讓宋用臣在殿中等候。

  他自己則直入帷幕之內,到了正坐著假寐的向太后跟前。

  “母后!”趙煦上前行禮:“兒來了!”

  向太后當然早就知道,趙煦來了,她微微睜開眼,看著自己眼前的孩子。

  “我兒來母后這裡有事?”

  趙煦微笑著道:“兒來看看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