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一百一十五章 沈括入京

 是夜,文府晚宴,持續到亥時。

 蘇軾才恍恍惚惚的跟著張方平,出了文家大門。

 騎上馬,蘇軾還有些恍惚。

 “子瞻!”坐在肩輿上的張方平,看到蘇軾的樣子,笑了一聲:“失望了?”

 蘇軾是君子,有赤子之心!

 所以張方平一見就喜歡得不得了,視為子侄一樣對待。

 自然,張方平差不多能猜到蘇軾恍惚的原因。

 無非是光環破碎罷了。

 蘇軾嘆了口氣,道:“晚輩實在不知,該如何形容……”

 他現在也搞不清楚自己現在的情況。

 張方平微笑著道:“回去後,好好洗漱一下,好好睡一覺,明天和老夫去見一個人吧!”

 “哦!”蘇軾點點頭,然後問道:“未知宣徽要帶晚輩去見的是?”

 “和司馬君實截然相反的一個人!”張方平說道:“司馬君實在洛陽,寫了十五年的《資治通鑑》”

 “而他在地方上為大行皇帝牧民十五載!”

 “當朝右相,康國公韓子華!”

 “韓絳嗎?”蘇軾楞了。

 對這個人,蘇軾印象不是很深。

 只記得這位如今臨危受命的右相,在熙寧時代曾兩次宣麻。

 第一次,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出鎮陝西為陝西經略安撫使,全權主持沿邊各路大軍,攻略橫山,然而因為後方出現了兵變,功虧一簣,只能回朝請罪,出知地方。

 第二次,王安石辭相後推薦韓絳接任,十個月都沒有,就急吼吼的把相位再次讓給王安石。

 坊間傳說乃是因為呂惠卿太厲害,韓絳招架不住,就乾脆一拍兩散,把王安石召回汴京,讓那個拗相公來對付呂惠卿。

 除此之外,蘇軾對韓絳的瞭解,一片空白。

 韓絳在蘇軾這裡,甚至還沒有其弟弟韓維、韓縝知名。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張方平道:“等子瞻見了韓子華,就會知道,古人為何會說這個話了!”

 舊黨元老,也不是立場一致的。

 就當年韓魏公和富韓公,都尿不到一起。

 何況是剩下的人?

 相對來說,張方平因為隱退在應天府,所以知道韓絳的施政和為人。

 主打一個不疾不徐,不緊不慢。

 兩人也常常聚在一起,作詩唱和。

 算是比較熟悉的朋友吧!

 當然也僅限於此了。

 兩人政見,其實截然不同,甚至有些針鋒相對。

 可,這有什麼關係?

 王安石都能把女兒嫁給吳充的兒子。

 文彥博也能讓他的長孫娶蔡確的侄女。

 ……

 第二天四月乙酉(二十二)。

 趙煦從延和殿聽政結束,回到了福寧殿中。

 今天朝會上,進行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

 兩宮據都堂上奏請求,下詔:

 資政殿學士、銀青光祿大夫、知揚州呂公著兼任侍讀,並令入京赴闕。

 天章閣待制、知慶州趙卨,改知延州。

 朝議大夫、知河陽府、直集賢院範純仁,館閣升為直龍圖閣,改知慶州,命赴闕入覲。

 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昌州刺史劉昌祚,令入闕述職。

 應左相、潤國公蔡確奏請,朝奉郎,監曹州酒稅吳安持,權知滑州。

 嗯,蔡確這是在賣好。

 不過,上上輩子,蔡確的這波賣好,賣給了瞎子看,反而被人以為他退讓了,變本加厲的攻擊。

 現在嘛,就不知道了。

 而趙煦則見縫插針,趁機在朝會上提出他的要求,於是,在一片仁孝的天子的加恩下,太皇太后生母魯國太夫人李氏,加封韓國、趙國太夫人,皇太后生母秦國夫人張氏,加秦國、魯國太夫人。

 已故趙國大長公主追封為燕國大長公主,加公主長子東染院使王殊為皇城使,拜成州團練使。

 公主次子王殖,自六宅副使,進六宅使拜利州團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