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一百五十六章 報捷吧!

 元豐八年五月乙酉(十七日)。

 汴京城西,金明池前。

 向宗回和高公紀,騎在馬上,不住的回頭,看向身後的人群。

 那些他們的親戚和朋友,還有家裡的嬌妻美妾們。

 兩人都有些捨不得。

 然而,再怎麼不捨,也得上路了!

 趙思忠、趙醇忠兄弟的人馬,已經走上了官道。

 包順、包約兄弟也已經帶著向宗回和高公紀在汴京招募的人手出發了。

 這一次,向宗回和高公紀,在這個汴京城裡,各自招募了一百多人。

 其中大半是其他外戚勳臣家族的庶子、旁支。

 這些人是跟著他們去熙河路混資歷,撈功勞的。

 簡單的來說,就是關係戶,不是家裡塞了錢,就是和高家、向家關係親密的家族。

 裡面什麼樣的人都有!

 不過,這些肯放棄汴京的榮華富貴,跟著高公紀、向宗回去熙河路的人,肯定不是廢物就是了。

 畢竟,熙河路那邊可是寒苦無人的荒漠,而且,兵兇戰危,危險係數也很高。

 沒點膽量、氣魄或者說野心的人,是不可能願意跟著走的。

 而剩下的人,則基本是高公紀、向宗回這些日子在京畿搜刮到的種過木棉的園丁,以及木匠、鐵匠什麼的。

 “君正,走了!”向宗回一拍馬屁股,和高公紀說了一聲,然後又朝著跟在他們兩個身邊的兩個年輕人道:“任九郎、朱十七郎,好男兒志在四方,不可婆婆媽媽!”

 “哎!”兩個年輕的青衣男子,回頭最後看了一眼在金明池前的親人,然後拍馬跟上去。

 那兩個傢伙是向宗回和高公紀,從德妃朱氏的外家裡籠絡來的。

 叫任九郎的那個大名任非,喚作朱十七郎的那個大名朱駿,都很年輕,才二十來歲,也很單純,沒什麼心機。

 向宗回和高公紀,沒費什麼力氣,就讓這德妃家的外戚,喊他們哥哥,鞍前馬後的當起了小弟。

 ……

 “高公紀和向宗回走了?”

 趙煦問著今天終於病癒歸來,重新開始出入福寧殿的馮景。

 “嗯……”馮景道:“一個時辰前,便已出了汴京,如今應該過了金明池了……”

 趙煦點點頭,拿起了今日陛辭離京的熙河諸將名單。

 王文鬱、李浩、呂吉、阿克密、秦貴……

 還有熙河四忠,趙思忠、趙醇忠、包順、包約,加上高公紀、向宗回,整支隊伍浩浩蕩蕩足有兩三千人,蔚為壯觀!

 大概要到六月初,他們才能抵達熙河路。

 所以今年是種不成棉花了。

 但可以開墾土地,修建渠道,堆堆肥什麼的。

 總之不會閒著就是了。

 “御史臺據說都已經準備好了彈劾兩位國親……”馮景低著頭說道。

 趙煦點點頭,道:“是該彈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