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一百七十五章 苗授

 元豐八年六月丙寅(初四)。

 苗授抱著朝笏,立在延和殿前。

 “苗指揮……”閤門通事舍人在他前方輕聲說道:“請隨我來……”

 苗授點點頭,持著朝笏,跟上對方,亦步亦趨的,進了那被人俗稱‘倒坐殿’的延和殿。

 進了殿中,苗授就看到了殿上坐著的小官家的身影。

 他連忙持芴低頭——他是武臣,在御前可比不得文臣士大夫。

 “臣,榮州觀察使、馬步軍副指揮使授,恭問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他在元豐六年,就已經落了橫行官,升為正任防禦使,去年進觀察使。

 已是大宋武臣之中佼佼者——地位比他高的武臣,如今就只剩下殿帥燕達了!

 其他如姚兕、姚麟、種鄂、劉昌祚、王光祖等大將,地位都在他之下!

 他是正任官!

 歷代武臣不過三五人能拜正任!

 “苗卿平身!”御座上,傳來了小官家稚嫩的童聲:“來人,給苗卿賜座……賜茶!”

 苗授連忙再拜謝恩:“陛下隆恩,臣感激涕零!”

 不要看苗授是武將,但其實他本人很有士大夫的儒者氣息。

 雖然他體格健碩、強壯,但儀表堂堂,髯須被打理的乾乾淨淨。

 臉上也沒有什麼傷疤或者刀痕,雖然皮膚稍黑,可看著卻並沒有什麼粗獷感,反而有著些從容不迫、謙卑有禮的氣質。

 兩宮在帷幕裡見著,也都是讚歎了一聲。

 “真儒帥也!”向太后低聲贊著。

 太皇太后也點頭:“人言苗授儒帥,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趙煦拿著手頭的告身,附和著兩宮的的稱讚,輕笑著道:“太母、母后,朕看苗卿告身,還是已故國朝大儒安定先生胡公弟子呢!”

 殿中的苗授,連忙拜道:“臣不敢當兩宮慈聖、皇帝陛下之贊……只是躬行先師安定先生教誨而已……”

 趙煦卻是輕聲的和兩宮說道:“太母、母后,朕還記得,父皇在日曾與朕言:天下講學之士,唯安定先生,可為孔孟之宗!”

 “今日見了苗卿,朕才知所言不虛!非大儒不能教出這等儒帥!”

 所謂‘孔孟之宗’,確實是趙煦父皇的讚頌!

 而且是直接寫在了已故的安定先生胡瑗的神道碑上的御筆親題文字:先生之道,孔孟之宗也!

 只是,此事早已經過去十幾年,天下人都快忘記了,或者說被故意遺忘了。

 如今,趙煦發動冥土追魂之技。

 將安定先生的‘孔孟之宗’評價,重新帶到朝野視線之中。

 這自然是因為,趙煦知道,這是一張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