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一章 趙煦:他竟惹太母、母后不高興,孫兒也不喜歡他了

 元豐八年六月乙巳(初七)

 有司奏報:正議大夫致仕李及之卒。

 兩宮命有司撫卹,並命依故事,按李及之遺表,蔭恩其子侄。

 淮南西路轉運使奏報:楚州孝子徐積,三歲喪父,自幼侍母篤孝,自熙寧中母喪以來,結廬墳塋十餘年,居喪盡禮,如侍母生,每歲甘露降墳塋月餘,有木連理生其中。

 毋庸置疑,這是地方官人造的祥瑞。

 那個徐積是運氣好,正好被選中了,拿來哄兩宮開心。

 兩宮也確實被哄到了!

 當即下詔,命淮南西路有司,迎孝子徐積入州學為教授,賜給徐積絹百匹,米百石。

 同時,那位乖巧的淮南西路轉運使,也因此進入了兩宮視野。

 趙煦卻不怎麼在乎。

 所以也就懶得去記這個傢伙的名字。

 這個時候,通見司的人,拿來了一封剛剛送到通見司的上書,匆匆進來,呈遞到兩宮面前。

 兩宮接過來,打開一看,都是驚訝了一聲。

 趙煦在旁邊瞥了一眼,也是心中震動!

 因為這封上書,是司馬光寫的。

 內容只有一個:請郡!

 司馬光請郡!

 趙煦知道,從此以後,一個新的,前所未有的歷史岔路已經啟動。

 在上上輩子的這個時候,可正是司馬光最威風的時候。

 舊黨元老們,緊密團結在他這個舊黨赤幟周圍,對新黨發起猛烈攻擊。

 偏偏新黨自己鬧了矛盾。

 特別是蔡確在王珪死後,死活不肯去河南就任山陵使,被舊黨元老抓著窮追猛打。

 其後,蔡確、韓縝內訌,也給舊黨提供了無數彈藥。

 最後,雖然章惇意圖力挽狂瀾,在都堂上抓住了司馬光不通政務,不懂民情的弱點,給他挖了一個大坑,然後看著他跳進去。

 然而,一切為時已晚!

 舊黨已經佔據了全面優勢!

 於是,儘管司馬光把自己的短處,暴露在朝野面前。

 但舊黨的君子們,卻可以發動:我不聽,我不聽之法,反手將章惇打入奸臣、小人行列。

 一群君子正人,對章惇發起了猛烈圍攻。

 這些自詡正人君子的大臣們,所用的策略卻是卑鄙之至!

 譬如著名的激進派王覿就上書說:雖然司馬光在事情上的看法或許不對,但他也是君子啊!而章惇雖然說的有些道理,但他難道不是小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