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一百九十一章 遼使:讓我試試南朝小皇帝的成色

 元豐八年六月乙卯(十七)。

 集英殿中,燭光搖動。

 今天是第一次經筵。

 由呂公著親自擔任主講,範純仁、呂希哲副之。

 陸佃和蔡卞,則侍立在旁,拿著紙筆,擔任記錄。

 都堂宰執,則都恭坐在集英殿兩側。

 太師、平章軍國重事文彥博,坐在殿中一側的椅子上,面帶著笑容。

 另一位在京元老,彰德軍節度使張方平,在文彥博對面坐著。

 就連在京養病的觀文殿大學士孫固也來到了集英殿。

 呂公著講學,抑揚頓挫。

 但並未直接講《尚書》,而是和趙煦介紹《尚書》之中的上古先王們的事蹟。

 趙煦呢,就坐在座位上,認真的聽著。

 呂公著講完,範純仁和呂希哲,就跟著和趙煦介紹,上古時代的民風如何淳樸,當時的法律如何寬平。

 總之,就是天下人都其樂融融。

 趙煦聽著,保持著微笑。

 直到他們講完趙煦就禮儀性的感慨了一聲:“古之先王,功懋四海,德澤山川朕當遵而從之!”

 幾位經筵官紛紛持芴道賀:“官家聖明,臣等當竭忠盡力,輔佐官家!”

 這第一次的經筵,到這裡就算結束了。

 一直在集英殿後帷幕裡坐著的太皇太后和向太后,這個時候從帷幕裡,下了旨意,賜給經筵官和宰執大臣、元老等茶湯。

 今天,是第一天經筵。

 自然是禮儀高於實用。

 所以,才會有呂公著擔任主講。

 所以,才會有宰執齊至,文彥博都親自來到殿上。

 以後,除了每個月初一,這些重臣都不會來到經筵。

 最多每隔五天,派一個執政來集英殿走一下過場,表示宰執們對經筵的重視。

 當然,若是趙煦有旨意,傳宰執入殿,就另當別論了。

 宰執、元老和經筵官們,象徵性的喝了一口兩宮賜下的茶湯,紛紛起身再拜謝恩。

 這個時候,帷幕中的太皇太后便道:“老身和皇太后,已在昇平樓設宴,還請諸位髃臣移步昇平樓中!”

 群臣再拜領旨。

 宮宴之後兩宮就帶著趙煦回到了大內。

 隔日,六月庚辰(十八)。

 趙煦剛剛起來,將將洗漱好,向太后就來到了福寧殿。

 她看著趙煦,嘆了口氣,將一封奏疏遞給趙煦,道:“六哥,承議郎程顥前日不幸病卒於家……”

 “此乃程顥遺表……”

 趙煦神色沉重的接過來,看了一遍,然後嘆道:“國家失大儒矣!”

 他看向向太后,說道:“母后,兒想對程顥表達一點哀思之情……”

 “嗯?”

 “明日經筵,罷講以示哀如何?”

 向太后聽著,點了點頭。

 國家元老重臣去世,天子會輟朝以致哀。

 國家大儒呢?

 輟經筵以示哀,確實不錯!

 於是,兩宮以趙煦的名義下詔:故承議郎、宗正寺卿兼侍講程顥,國家大儒,朕素敬仰!程顥不幸病卒,朕甚哀之,其放經筵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