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兩百一十六章 遼使的算計

 元豐八年七月丙午(十四日)。

 趙煦睜開眼睛,向太后就已經坐在他榻前。

 “母后……”趙煦問道:“您怎來了?”

 旋即他就想起來:“還在擔憂遼使?”

 向太后點點頭。

 就在昨天上午,館伴使曾布上書言:北朝祭奠使耶律琚與臣言:我朝恢復錢禁,有礙兩國往來,望再議。

 根據石得一和其他人的報告,耶律琚的原話是這樣的:

 “我主大遼皇帝,聞貴國不許銅錢出關,甚為不悅,還請足下轉告貴國……”

 “大遼禮儀之邦,自先以禮來問……”

 言下之意,自然是:我勸你們識相點,自己主動撤銷了錢禁,不然,大遼鐵騎一旦南下,貴國悔之晚矣!

 遼使的言辭,引發了朝野震動。

 兩宮更是被嚇壞了。

 昨天一天都茶飯不思,對此憂心不已。

 只有趙煦,對此完全無感。

 因為他知道,遼國的老皇帝現在哪來的心思關注小小的錢禁?

 這必是遼使個人的圖謀。

 而且必是出自耶律琚這個耶律乙辛的死剩種的主意。

 但,這些判斷,趙煦不好和兩宮說,說了也不會信。

 所以,他只能旁敲側擊,曲線救國。

 昨天一天,都在兩宮面前賣萌。

 終於讓兩宮同意,今日殿上,由他來和遼使對話。

 趙煦用的理由也很簡單。

 一則,當然是‘兒新即位,四夷恐有不安、挑釁之事’,所以‘兒若能殿上令那遼使知難而退,四夷自當安分守己’。

 二則‘兒聞北朝,亦尊孔孟仁恕之道,自詡禮儀之邦,彼依禮而來,兒可以禮答之’,如此自然可以‘使北朝知兒亦乃守禮之主’。

 這還真是事實。

 遼人早就被餵飽了。

 所以,無論是慶曆增幣還是熙寧割地,人家雖然威脅恐嚇無所不用其極。

 但總是會想方設法的先佔一個禮字。

 譬如說慶曆增幣遼國打的幌子,是瓦南關以南的地盤,是周世宗用武力奪取的,現在宋遼乃兄弟之邦,為了維護盟約,宋應該交還周世宗無禮奪取的土地。

 此外,太宗北伐,沒有道義基礎,我大遼並無失道之事,你們這是興無義之兵,必須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