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兩百二十八章 別人家的孩子 (大章求追定)

 當日,在上京臨潢府的元和殿。

 無論是契丹人還是漢人、奚人甚至渤海人,都被南朝的條件驚到了。

 歲幣交子化,神話一樣,就變成了三百萬貫銅錢?

 所有人第一反應不是驚喜,而是疑問。

 “會不會是南朝人在企圖騙我們?”

 馬上,這個猜測就被人推翻了。

 “他們敢嗎?”

 是啊,南朝敢嗎?

 不敢的,至少到現在為止,南朝不敢!

 所以,南朝圖什麼?

 就算是他們的皇帝年紀小不懂事,大臣難道也都傻了?

 所有大臣,亂哄哄的議論起來。

 耶律洪基看著,終於忍不住咳嗦一聲。

 所有人立刻安靜下來,畢竟,耶律洪基已經在位三十年了。

 雖然中間經歷了耶律重元、耶律乙辛之亂。

 但三十年的天子,威權早已深入人心——大部分大臣,在他即位的時候,無論南面官還是北面官,都還未曾踏入仕途,甚至只是一個孩子。

 “不管南朝想耍什麼花樣!”耶律洪基看向所有人:“都答應下來!”

 “朕才不管他們的想法!”

 “朕只要錢!”

 “撒懶……”耶律洪基看向耶律迪烈:“擬旨給耶律琚、王師儒,南朝條件只要不過分,就全部答應……”

 “南朝人印交子也好,印其他什麼東西也罷……”

 “大遼只要有三百萬貫可以花費的銅錢,就統統答應……下月朕天安節,南使來朝,便將一切定下!”

 “明年起,依新約行事!”

 耶律迪烈出列拜道:“臣遵旨!”

 耶律洪基於是看向那些一個個看著他,如同餓狼般的北面貴族們,他知道,若真能有每年三百萬貫的銅錢可用。

 那麼,這筆錢恐怕就將成為他,甚至是太孫延禧將來最大的臂助。

 因為錢,可以換來忠誠!

 耶律迪烈,卻想起了一個事情,他問道:“陛下,倘若南朝請求我朝對西虜施壓,甚至一起出兵?”

 耶律洪基大笑起來:“每年三百萬貫……”

 “南朝真肯給的話,為何不幫他一把?”

 南朝只要保證一年三百萬貫的孝敬,大遼有的是炮灰可以派去威懾西虜。

 正好,草原上的阻卜人,最近似乎數量有點多。

 其他契丹北面貴族和奚族的貴族們,也都紛紛點頭。

 一年三百萬貫的進賬確實足夠買大遼友情幫忙牽制一下西虜,甚至幫忙打一仗了。

 耶律洪基的弟弟耶律和魯瀚更是拍案而起:“若南朝真給了三百萬貫,臣弟請願親將先帝宮帳軍至西京大同府,威懾西虜,迫其臣服!”

 延慶宮,就是契丹語中的窩篤盪斡魯朵,意為:孳息宮,乃是興宗的翰魯朵,也就是宮帳軍。

 宮帳軍是遼國特色,每一代遼國天子、臨朝太后,都有自己的宮帳軍。

 其實是大唐的禁衛軍翻版。

 只不過遼人吸取了大唐禁衛軍即位法的教訓,每一代皇帝、太后掌權後都會建立屬於自己的翰魯朵。

 皇帝、太后去世後,他們的翰魯朵就成為守衛帝陵的軍隊,以及下一代天子關鍵時刻的底牌。

 按照契丹人的傳統,最小的兒子,繼承宮帳。

 自然,延慶宮是耶律和魯瀚及其子孫的財產。

 而先帝兩次兵敗賀蘭山,素來被耶律和魯瀚視為奇恥大辱!

 只是……

 耶律洪基看了一眼自己的弟弟,說道:“阿攆不必激動……”

 “朕會命撒懶將兵去大同府……”

 耶律重元、耶律乙辛之亂後,耶律洪基對宗室的信任從盲信,變成了現在的猜忌。

 怎麼可能給耶律和魯瀚機會?

 但,耶律和魯瀚手中的延慶宮宮帳軍,卻是他必須拉攏的力量。

 所以,耶律洪基安撫道:“阿攆且安心,若果然要用兵西虜,朕將以阿攆為先鋒……”

 “若可破西虜,元昊、涼祚之棺,可由阿攆掘之,也可由阿攆將他們的首級帶去慶陵,祭奠於父皇陵前,告慰皇考神靈!”

 耶律和魯瀚聽到這裡,才終於拜道:“多謝陛下!”

 他知道,耶律洪基只是在騙他而已。

 耶律洪基根本不可能出兵的。

 派耶律迪烈去嚇唬一下西虜,就算應付了事。

 ……

 元豐八年八月壬午朔(初一)。

 在呂公著和張方平的直接干涉下,經筵官們終於將相關的書目確定下來。

 初步擬定,是以儒家經典《禮記》以及從李覯的《皇佑續稿》、《皇佑後集》之中挑選出來的文稿十一卷,定為御書書目,翰林學士承旨兼侍講鄧潤甫,為其名之《盱江先生集》。

 《禮記》以範純仁、呂大防主講,程頤、呂希哲輔講,蘇轍、範百祿次講。

 《盱江先生集》以鄧潤甫主講,範純仁、呂大防輔講,程頤、範百祿次講。

 程頤、蘇轍、呂希哲、範百祿等經筵官,則被兩宮授命,整理仁廟慶曆至嘉佑時代的言行、法令,定為《元祐御書》,命在明年春二月之前敬呈御前,以備天子讀書——這是呂公著的提議,而呂公著則是接受了來自陳州的司馬光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