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兩百三十八章 威權立矣!

 夜幕徐徐降臨,文彥博半閉著眼睛,聽著歌女婉轉的小唱。

 文及甫悄悄的走到他身邊,蹲下身子。

 “什麼事情?”文彥博問道。

 “大人……”文及甫將一張,還帶著油墨味道的小報,遞到了文彥博手中。

 “這是今天忽然出現的一份小報……”

 文彥博沒有看內容,只是問道:“一份小報而已,有什麼特殊的嗎?”

 文及甫道:“大人……它是印的……”

 “印的?”文彥博立刻坐起來。

 他可太熟悉小報了!

 因為小報的出現和盛行,是在慶曆之後。

 小報一般都是手抄,數量很少,所以最開始只會出現在汴京城的瓦子和勾欄中——只有這些人口聚集的地方,才會為了招攬生意或者維持人氣,專門花錢收買消息。

 一些小報,甚至乾脆就是那些瓦子背後的大人物所豢養的。

 譬如說桑家瓦子背後,就有著楊家、曹家的影子,還有著大內大貂鐺的身影。

 所以,一開始的小報首先都是在瓦子、勾欄裡出現。

 然後才被人手抄出來,帶到外面。成為汴京市民閒暇時的談資,也是很多措大們炫耀自己見多識廣的一種方法。

 文彥博拿起那張小報,看著這張無論佈局還是排版都截然不同。

 甚至還有了名字的小報。

 他的瞳孔猛然擴大。

 “汴京新報……”他念著名字:“居然打出了招牌……”

 再感受著紙張,質量一般,是大相國寺那邊文房店裡最常見的紙張。

 然後,文彥博看向版面上的字跡。

 確實不像手抄,有些類似版印,但沒有版印清楚、分明。

 字裡行間,還有著墨跡殘留。

 文彥博笑了,他將這張汴京新報拿著放在眼前,仔細閱讀。

 第一版第一頁,全文寫了宋遼新約。

 這好像是今天上午才敲定的盟約吧?

 所以,肯定不是雕版,雕版根本來不及!

 文彥博看著這汴京新報的內容,越發的感興趣了。

 “大人……”文及甫在旁邊說道:“您看第二版的評論文章……”

 文彥博點點頭,將這所謂的汴京新報上,用著一行豎排的‘第二頁’三個字,以類似騎縫的辦法,分開的版面。

 標題首先映入眼簾:本報評論員胡飛盤曰……

 再看文字,幾乎是粗鄙不可,一文不值。

 沒有用任何典故不說,就連文字也儘可能用的是結構簡單的字詞。

 筆畫也是能少就少,儘可能的選的是魏晉隋唐時代的書法家們書寫時簡化的文字。

 但是……其中內容,卻叫文彥博眼睛亮了起來。

 因為,那個叫‘胡飛盤’的所謂評論員,在極盡吹捧了大宋官家的英明神武,描繪了遼使的卑躬屈膝和折服後,話鋒一轉,直接點明瞭這次宋遼新約履約後的未來。

 用胡飛盤的話說就是‘一歲三百萬貫,遼人得之,只能買我朝之物……’

 ‘我朝瓷器、茶葉、茶磚、蜀錦及其它精巧、奢靡等遼人所愛之物,必將迎來遼人的搶購……’

 將這份所謂的‘汴京新報’看完,文彥博就笑起來:“有趣……”

 文及甫蹲在文彥博面前,低聲問道:“大人為何說有趣?”

 文彥博道:“自仁廟迄今,歷代官家,對小報避之唯恐不及,想方設法的躲避窺探……”

 “卻不知,此事如同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文及甫不懂的看向文彥博。

 文彥博看著這個已經愚笨到這個地步的兒子,他搖了搖頭,好在他已經看開了。

 外戚……其實愚笨一點,更好。

 太聰明的外戚,可是會被人忌憚的。

 於是,也懶得再說,只是抓著手裡的‘汴京新報’,慢慢的靠在塌上,悠悠的說道:“將來的宰執們,可就有得頭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