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兩百四十八章 各自的上書

 元豐八年九月癸丑(22)。

 趙煦將一封高公紀上奏的上書放下來。

 在上書中,高公紀報告了已經圓滿完成了今年買馬任務,同時還在不斷買馬的事情。

 “還挺上進的呢……”趙煦笑了笑。

 買馬,是大宋油水最豐厚的工作。

 因為大宋缺馬,所以朝廷不惜重金!

 而偏偏,大多數馬匹貿易,都是用以物以物的方式完成的。

 這是因為,陝西那邊主要流通鐵錢。

 而吐蕃人拒絕使用鐵錢——他們想用銅錢來貿易。

 而大宋輕易不會給他們銅錢。

 因為銅錢融化後是可以鑄造成兵器的。

 所以,實際的交易方式很複雜。

 大體採用的是國家採購的方式——中樞出錢,作為本金,在市場採購茶磚、布帛等商品,再搭配上食鹽、白銀。

 然後將這些東西運到熙河路,與願意買馬的吐蕃人、羌人、党項人交易。

 是的!

 党項人也會悄悄的賣馬給大宋。

 畢竟,打仗那是兀卒和趙官家的事情。

 可部族缺茶葉、缺布帛,卻是自己家的事情。

 部落國家,最大的特徵,就是部落高於國家,家族高於部落。

 趙煦想了想,就拿著這封高公紀的奏疏,到了保慈宮。

 將之送到了兩宮面前,道:“太母、母后,快來看看,向國舅和高國親,這次可是給朝廷立下大功了呢!”

 兩宮接過奏疏,看了一遍,也都笑了起來。

 “不過是運氣好罷了!”太皇太后道:“官家也不必如此高興!”

 向太后也說:“娘娘說的是,六哥還是等他們明年也完成了買馬額,再高興不遲!”

 但她們那驕傲的語氣,卻已經出賣了她們。

 趙煦道:“太母、母后,我聽說賞功罰過是人主的威信所在……”

 “現在,大臣既然辦差有功,自然當賞!”

 “豈能因為他們是皇親國戚而不賞?”

 “再說了……”趙煦看向殿外:“正好也藉此機會,告訴一下外廷的大臣們……我大宋國親,也能公忠體國,不是他們說的那般……”

 太皇太后莫名的想起了司馬光,想起了當初向宗回、高公紀被派去熙河時,朝堂上鬧得那些風風雨雨。

 臉色頓時一黯,道:“官家說得對……是該叫外廷的士大夫們知道,我大宋的皇親國戚,不比他們差……”

 當初,向宗回、高公紀兩人可是人還在汴京,就已經被輿論認定要去熙河路為禍一方了。

 太皇太后迄今還記得她當時的感受——我高家人就那麼不堪?

 現在,高公紀終於給她爭了一口氣。

 按著她的性子,自然要高調的宣揚一番。

 向太后也是一般。

 向宗回是她的親弟弟,卻被人那麼說。

 她心中沒有火才怪!

 “那依六哥之見,該當如何賞?”向太后問道。

 “國家自有法度……”趙煦微笑著:“法度如何,就當如何!”

 兩宮對視一眼後,太皇太后便問著一直在身邊的粱惟簡:“粱惟簡,國家法度條貫在此事上如何?”

 “奏知娘娘……”粱惟簡沒有想太多就答道:“臣記得,熙寧七年,先帝曾有旨意:沿邊各路買馬場,買足當年馬額六分七釐者,則許轉官一級,此後每多買一成,則有關官吏磨勘一年……”

 “如今兩位國親,既買夠了馬額,當各轉官一級,並減磨勘……”

 於是,趙煦當即道:“既如此,便下旨中書命中書施行罷。”

 兩宮點點頭。

 趙煦則笑的更開心了。

 司馬光很快就會入朝了,而這就是趙煦給他準備的禮物。

 讓兩宮溫習一下,司馬光當初是如何對高家、向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