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兩百七十二章 還是釣魚

 元豐八年十一月丙午(十六日)。

 趙煦陪著兩宮,再次來到慶壽宮,視察慶壽宮的翻修工作。

 隨著張茂則‘自請歸老’,這個事情就落到了太皇太后身邊另外一個大貂鐺粱惟簡的肩上。

 粱惟簡辦事,還是很利落的。

 慶壽宮的工程,每天都有新的變化。

 屬於慈聖光獻的宮殿,每天都在變得更像高氏喜歡的形狀。

 將慶壽宮視察一圈,趙煦就道:“梁都知任事果然勤勉,宜當褒揚!”

 粱惟簡當今喜滋滋的拜道:“老臣給娘娘效命,不敢求賞!”

 趙煦卻是從自己身上,拿出一枚白銀製作的花錢,微笑著遞給粱惟簡:“都知莫要推辭了!”

 “賞功罰過,皆當從速,此乃國家長治久安之道:”

 “這花錢,就算是我給都知的賞賜。”

 粱惟簡不敢接,看向兩宮。

 太皇太后笑罵了一聲:“官家賞賜給汝的,汝就接著吧!”

 粱惟簡頓時歡天喜地的叩拜:“臣謝大家恩賞!”

 說著就恭恭敬敬接過那枚花錢。

 花錢不重,才一兩而已。

 但這是皇室特製的東西,做工精美,紋路清晰,上面還有著篆書文字:白頭偕老,子孫延綿。

 粱惟簡頓時心領神會,感激的看了一眼趙煦。

 這可不僅僅是賞賜,恐怕還有著某種寓意在內。

 粱惟簡是知道這位官家,很少無的放矢的。

 所以,這算是大家的一個許諾嗎?

 朕保汝夫妻偕老,子孫世代為宦?

 這可比賞他黃金千兩,宅邸百檻更讓他興奮、喜悅。

 ……

 回到保慈宮,兩宮和趙煦閒聊了一會。

 太皇太后便與趙煦道:“官家,前兩日那個案子,都堂派去複核的大臣,回報了結果……”

 “官家可想知道?”

 趙煦點點頭。

 太皇太后便和在她身後侍立的文燻娘吩咐了一聲,後者便將一大沓的文牘、奏疏送到了趙煦面前,還諾諾的道了一個萬福。

 趙煦看一眼這個小姑娘,輕聲謝了一句。

 後者詫異了一聲,然後便悄然站在了趙煦身後。

 這個小姑娘是很乖巧、懂事的。

 至少,目前來看是這個樣子。

 太皇太后和向太后都很喜歡她的性子,就連趙煦也習慣了她的存在,並接受了她的服侍。

 當然,這過程中到底有多少是刻意演的,就只有趙煦自己清楚。

 趙煦翻開在他的面前一本本文牘,仔細的閱讀起來。

 一邊看,他一邊點頭,相關案卷邏輯清楚,所有口供都串聯在一起。

 和石得一彙報給他的情況,相差不大。

 這個事情的起因和過程,完全就是狗血。

 首先是僧錄司的官員,為了錢,向十幾個沒有度牒的沙彌索賄。

 是的,是索賄而不是接受賄賂!

 原因很簡單,在二月開始,隨著宮中法事越來越多,汴京城裡的真和尚不夠了。

 沒有辦法,僧錄司只能找來些沒有度牒,但真的會念經的和尚入宮。

 這些和尚入宮唸經,自然會拿到賞賜。

 這個時候僧錄司的胥吏就看著眼紅了。

 於是威逼利誘這些沙彌分紅。

 無奈的和尚們,只能分潤了一部分好處給這些胥吏。

 事情到這裡,本來無人知曉。

 只是胥吏和沙彌之間的交易。

 你要說是醜聞,也算是,但只要不追究就無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