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兩百八十二章 漢明之質、唐宣之德

 劉摯在太皇太后的質問下,瞬間啞然。

 窺探宮闈、試探聖心的指責,屬於誅心之問。

 而孩視天子的罪名,更是他無法承受之重。

 劉摯張了張嘴,想要分辨,可聲帶卻發不出任何聲音。

 因為他發現,自己的文字,現在已經很難解釋清楚了。

 他太急切了!

 急切到在彈章中,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的引導著兩宮的情緒。

 那些文字現在構成了他的罪證。

 他當然可以說,自己是出於一片忠心。

 可阻止不了別人的曲解!

 而且,他也無法解釋,第二封彈章為何不遵旨,反而繼續彈劾開封府。

 這在外人眼中,這就是孩視天子!

 聖心已有決斷,身為大臣,卻逆旨而行,甚至對天子指手畫腳。

 這不是孩視難道還是尊重?

 在這一刻,劉摯想起了烏臺詩案,蘇軾不就是和他一樣嗎?

 蘇軾的那些詩句,自然滿含了對新法的厭惡,但蘇軾寫的時候,並不覺得有問題。

 士大夫針砭時政而已!

 天下事,天下人皆可議論!

 他也一樣,他的彈章,在寫的時候,他自認為是出於公心。

 而且,他為了方便兩宮理解,也為了引導兩宮跟著他的思路。

 寫的太細,也太刻意了。

 當時,他還自覺得意洋洋,甚至認為兩宮在看了他的奏疏文字後,應該會對他的忠心感到滿意,從此他說不定就能得到兩宮重用。

 取代李常,成為御史中丞,甚至拜為宰執,也都是指日可待。

 然而,他現在卻和蘇軾一樣。

 他曾得意的文字和想法,現在化作了罪名。

 那些想要引導兩宮的文字,被理解成為了‘窺探宮闈、試探聖心’,以及‘孩視天子’!

 不該這樣的!

 也不該如此的!

 劉摯垂首再拜,內心的苦澀,讓他的身體顫抖起來。

 在這兩篇彈章之前,他曾上書談論了很多事情,也彈劾了不少人。

 兩宮那個時候,可沒有責怪他‘窺探宮闈、試探聖心’,更沒有說他‘孩視天子’!

 正是那些彈章,讓他越來越自信。用詞和措辭,也越來越大膽!

 兩宮甚至還嘉獎過他,說他‘勇於任事’。

 為何偏偏這一次就出了問題?甚至激怒了兩宮?

 劉摯抬起頭,看向了那個御座上,似乎一動不動的沉默天子。

 “是他嗎?”劉摯想著。

 然後他就想起了,之前聽到過的傳說。

 那些在都堂上的流言蜚語。

 那些傳說是在宰執們嘴裡,無意流出的私下議論。

 “天子雖幼,卻不可以以少年視之!”

 “官家十歲,已有漢明之質、唐宣之德……”

 當時,劉摯不以為意,覺得這些都是都堂宰執們的吹捧。

 他一直覺得,那位陛下,只是一個孩子。

 雖然朝廷一直對外宣稱——官家已有十歲,乃是熙寧八年(丙辰年)十二月初八誕於大內德妃閣,生肖屬龍!

 可實際上,大內的人說,其實這位陛下是熙寧十年(丁巳年)十二月初六出生,生肖該是蛇,如今實歲九歲不到。

 無論九歲還是十歲多。

 都是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