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兩百九十一章 生日

 元豐八年十二月戊辰(初八),興龍節。

 因趙煦還在守孝,於是,韓絳和呂公著,率領兩府宰執以及遼、西夏、高麗以及於闐使者,於福寧殿外東上閤門拜表稱賀。

 趙煦沒有出面,只是派了馮景去表示答謝。

 並賜宰執及各國使者金銀器。

 在大內,則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雖然不能慶賀,可是,從趙煦早上醒來開始,上上下下的賀表,就不斷送來。

 御龍諸直、骨朵直、皇城司各親從、親事指揮。

 以及內侍省、入內內侍省自都知、押班以下的內臣。

 提點在京諸場務的文武官員,還有宗室、外戚、勳臣們……

 賀表堆磊,以至於堆滿了福寧殿的案臺。

 趙煦看著這些賀表,非常滿意。

 因為在他的上上輩子,在他親政之前,每年興龍節除了宰執和各國使者的賀表外。

 他根本就沒有接到過其他人的賀表。

 特別是,掌握著皇城禁衛和他身邊的御龍諸直以及親從、親事指揮們的賀表,趙煦從未見過。

 或許上了,但他們的賀表被內侍省、通見司、皇城司或者別的什麼截留了。

 不要小看賀表!

 這雖然是虛應故事的傳統,但也是一種效忠的表示。

 每一封賀表,都代表著趙煦身邊三步之外的那些勢力的效忠。

 不過,趙煦並沒有第一時間去看這些賀表。

 而是命人收攏起來,放到他的寢殿之中去。

 他自己則帶著身邊的內臣、女官們,先到保慈宮裡請安。

 見到趙煦來了,太皇太后立刻笑了起來:“官家快坐到太母這裡來……讓太母好好看看……”

 趙煦自是乖巧的坐到這位太皇太后身邊。

 太皇太后則仔細的端詳了一番趙煦,道:“官家果然長大了不少呢!”

 她回憶著,在二月於慶寧宮初見這個孩子的時候。

 那個時候他瘦瘦的、小小的,看著就讓人心疼。

 如今卻已經長高了許多,也變胖了不少。

 面色紅潤,皮膚白皙,眉宇清秀,臉上的稚嫩在逐漸蛻去。

 他確實大了許多。

 再過幾年,就可以大婚了!

 趙煦則拜謝道:“此皆太母、母后保佑擁護之功!正是兩宮慈聖保佑擁護,才讓孫臣能平安長大!”

 太皇太后笑道:“是祖宗福佑,也是先帝和英廟保佑!”

 於是,早已經在保慈宮內寢裡等候的高家人,便魚貫而出。

 所有人都盛裝打扮,穿著命婦服和朝服。

 “臣(臣妾)等恭賀陛下聖節,乞問聖躬安康!”

 於是,一件件禮物都被送到趙煦面前。

 高公紀和高公繪的妻子,更是被選做了代表,將一條紅綾親自繫到了趙煦的胳膊上。

 也就是趙煦年紀還小,不然,高公繪就將作為代表來敬酒、祝觴。

 “諸位國親的心意,朕領了,銘記在心!”趙煦等著高家的那兩個命婦將紅綾繫好、退下、再拜稱賀之後就說道:“其他諸般繁文縟節,就都免了……各位國親也都起來吧……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客氣!”

 高家人自然非常開心,嘴上雖然說著不敢、不敢,可行動上卻已經都坐了下來。

 趙煦陪著他們說了話,高家人也知情知趣的拜辭。

 等高家人走了,趙煦也起身,對太皇太后拜道:“太母,孫兒還要去坤寧殿給母后請安,晚些再來看望太母!”

 太皇太后點點頭:“官家自去吧!”

 便命文燻娘,來送趙煦。

 ……

 文燻娘將趙煦送到保慈宮門口,忽然低聲說了一句話。

 “官家,生辰安康……”

 趙煦自然聽到了,他微笑著點點頭:“燻娘有心了!”

 然後便帶著人,從保慈宮前往坤寧殿。

 十二月的皇城大內,已經很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