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兩百九十九章 蔡京的決斷

 元豐八年十二月壬申(十二)。

 權提點開封府府界諸縣鎮公事範峋罷知臨江軍。

 加恩右監門衛大將軍趙仲湯為蔡國公。

 成德、鎮海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揚王趙顥,守太保,晉永興、鳳翔軍節度使。

 武昌、武安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荊王趙覠,守太保,晉武寧、鎮海軍節度使。

 這自然是趙煦主動的提議。

 也算是投桃報李吧!

 雖然說,兩位皇叔也不靠俸祿生活,但政治地位的提升,對他們來說還是很重要的。

 最起碼,他們的子孫的起點會變高。

 於是,兩位皇叔親自入宮謝恩。

 還到了福寧殿中感謝,趙煦自然是大加慰勉。

 就是揚王趙顥,看上去憔悴了很多,整個人的精神都萎靡著。

 趙煦不由得有些心疼,於是,命賜給揚王御藥及金銀器物。

 更親口囑咐:“皇叔要保重身體啊!”

 “王府有什麼缺的,儘管和朕說!”

 至於荊王趙覠?

 趙煦就顯得沒有那麼親密了。

 只是簡簡單單的賜給了一些東西,譬如一些大內沒人看的醫書古籍,還有一張平平無奇的拓片副本。

 這張拓片的來歷,更是簡簡單單,不過是當年歐陽詢奉唐太宗之命,將一本叫《蘭亭集序》的破爛玩意,一比一拓刻在石碑上的爛石頭罷了,更何況還是副本!

 拓片的拓印罷了!

 但趙覠卻欣喜若狂。

 撫摸著那一張從石刻上拓下來的紙,愛不釋手!

 送走兩位皇叔,趙煦就將石得一叫到了身邊,說道:“定武本藏在宮中也有數十年了!”

 “可朕今日,賞玩定武本,總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

 “恐非真正真跡啊!”

 石得一聽著,瑟瑟發抖。

 不是真跡?

 這就是欺君大罪!

 一旦坐實了,當年獻上定武本的定武軍地方到中間經手的人,有一個算一個,恐怕都得抄家!

 “我聽說,此本乃是故三司使薛向當年知定武軍時,以官錢從民間重金購得……”

 “薛向今已卒,其子尚在……”

 “派人去問問吧!”

 要不是趙煦在現代留學過,恐怕到死都要被這父子矇在鼓裡。

 老趙家花了大錢,重金購得的寶貝,居然是人家父子拓刻的贗品!

 “讓他不要誤了自身!若是有什麼情弊就主動承認,我是願意不計前嫌的!”

 “唯!”石得一躬身低頭,領命而去。

 趙煦則負手踱步。

 這是一樁典型的文人‘盜書案’。

 偷樑換柱,李代桃僵,薛向父子玩的一手好把戲!

 不過,也正是因此,反而留下了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贗品居然做的比真品還真!

 贗品在現代,被稱作‘無損版’,而真品則是‘五損版’。

 因為,當年薛向父子為了防止自己手裡的寶貝,最後自己都辨認不出真偽,於是人為的損壞了真品的湍、流、帶、左、右五字。

 而他們製造的贗品,卻因為這父子高超的書法技藝和拓印技術,幾乎得以完美保存。

 這樁公案,後來還是蔡京在趙佶時代識破的。

 可惜的是靖康之變,這兩件石刻先後下落不明。

 所以現代只有拓印的副本傳世,趙煦的老師就經常扼腕嘆息於此。

 對趙煦而言,自然是真品、贗品,朕全都要!

 ……

 汴京城,開封府府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