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三百零六章 王安石的心,活了!

 趙煦到了保慈宮後,幾乎沒有費任何力氣,就讓兩宮同意他召見司馬光。

 因為趙煦通過日拱一卒的辦法,已經成功的讓宮裡宮外,都習慣了他時不時的召見大臣獨對。

 事情就是這樣的。

 趙煦第一次單獨召見、接見大臣。

 兩宮擔心他做不好,朝堂上的宰執也擔心他出洋相。

 所以,他第一次順利的召見了沈括後。

 朝野都是紛紛吹捧——我大宋興盛有期!

 到現在所有人都麻木了。

 也都習慣,並接受了趙煦時不時的單獨接見大臣,甚至給大臣安排工作、給大臣下令讓他辦事,都已經不再會掀起波瀾。

 就連汴京人也習慣了。

 汴京新報,時不時的刊載一下——官家今日崇政殿召見xx。

 很多人都是哦了一聲,就把眼睛挪去看三國,或者看看今天胡飛盤又說什麼話了——他會不會否定自己昨天說過的話?

 這可是現在汴京人的生活樂趣。

 不過呢,趙煦還是認認真真的,規規矩矩的做好他的細節。

 每次召見大臣前,都和兩宮商議,召見後,也會來彙報一番。

 有事情先商議好,得到同意再做。

 這既是表明他的態度,也是他能夠日拱一卒,而沒有引起任何不良反應的根本原因。

 得了兩宮同意趙煦就當著兩宮的面,讓石得一去通見司,將傳召司馬光後日入宮獨對的旨意下達。

 至於為何選擇後日?純粹是趙煦需要調整一下心態。

 ……

 司馬光激動的接過了通見司送來的許他後日上午,崇政殿陛見獨對的詔書。

 他立刻面朝福寧殿方向,再拜頓首:“老臣司馬光,恭遵旨意!”

 他已經知道,天子是在看了他的上書後,就立刻去了保慈宮,向兩宮請旨的事情。

 皇恩浩蕩!

 “官家果然是信老臣的!”司馬光在心中歡喜不已。

 心中那少少的擔憂,已經不翼而飛。

 因為他知道,只要他能讓官家信任他,並接受他的道。

 那麼,王安石就算能贏了現在的他,也絕贏不了將來!

 官家一旦親政,只要念及他司馬光的赤誠肺腑之言,採納他的忠貞之見。

 那麼天下大治,四海昇平,只在眼前。

 於是,司馬光回家後,就開始整理那些他這些日子來一直在整理和收集的案例。

 這一樁樁案子,這一個個例子,都足以說明,王安石當年錯的離譜!

 ……

 北方的汴京,沒有雨雪。

 但在遙遠的南方,江寧府之中,卻已經下起了大雪。

 保寧禪院內,王安石遙望著半山園裡,一片銀裝素裹的景色。

 手中的信件,在他指間跳動。

 信,來自遙遠的京東路,登州!寫信的人叫蘇軾,隨信而來的還有幾十斤的海魚乾。

 蘇軾告訴他——介甫相公,這些海魚乾很好吃的,而且對身體很有好處,我吃了一段時間後,感覺人都精神了很多……想起介甫相公身體似乎不太好,所以就送來些海魚乾,給介甫相公補補身子。

 隨信而來的還有好幾種做法。

 根本就將他王安石近些年來,一直參禪吃素的事情,都給忘到了九霄雲外。

 “這個蘇子瞻!”王安石回憶著去年這個時候,蘇軾莫名其妙跑到了江寧來見他的情況。

 然後在兩天之內,就和他,還有整個保寧禪院上下都打成了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