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三百二十二章 章子厚夜遊瓦子

 章惇很快就聽說了在垂拱殿上的事情。

 然後,他立刻喜上眉梢:“子平總算能得施展自身才華的機會了!”

 這既是在替章衡高興,也是在替他自己高興。

 章衡出任戶部侍郎,又得了官家如此看重。

 換而言之……

 他章子厚出鎮廣西的機會來了!

 按照制度:父子、兄弟、嶽婿、親家,原則上不可以同朝為臣。

 當然,原則總是會被打破的。

 這麼多年下來,早就沒有那麼多限制了。

 只要不是同在都堂,或者同在一個官署。

 然後不出事,就萬事大吉。

 當然,代價就是一旦出事,這就是現成的罪證!

 所以,章惇的歡喜是顯而易見的——還有比避嫌而請郡更好的理由嗎?

 他立刻開始關起門來,寫自請外郡的上書。

 只是剛剛拿起筆,章惇就猶豫了。

 “不可……不可……”

 這麼迫不及待的上書自請出知,傻子都會知道,他章子厚瞄準的是廣西。

 太得罪人了!

 也很容易授人以柄——他年輕的時候的那些事情,又會被人挖出來說。

 章惇入仕之後就因為年輕的時候,自己出於念頭通達或者不羈而做的事情,已經吃夠了苦頭了。

 正是因此,他格外在意自己的形象和風度。

 生怕被人翻舊賬,拿著那些舊事攻訐於他。

 “此事,吾不能自為!”章惇想著:“而且不能馬上做……”

 “須得留上兩日空檔,再請人彈劾於吾……”

 遇到彈劾,順理成章的上書請郡,這才合理。

 同時也避免和李清臣結怨。

 官場上就是這樣的,有些時候,只要有個臺階下,其實很多事情都能避免。

 要是連個臺階都不給別人準備的話。

 那麼,就算對方沒意見,現在可能也有意見了。

 李清臣可不簡單啊!

 他是李覯的學生,也是先帝身邊的親密大臣——他可是從翰林學士升到的執政。

 所以,李清臣和現在翰林學士承旨鄧潤甫是密友。

 硬要分的話,他們兩個是新黨裡面的一個派系。

 至於章惇?

 他也是新黨之中的一個派系。

 不過,他一個人就是一派!

 和章惇一樣的,還有呂惠卿!

 呂惠卿是得罪了太多人,所以只能被迫一個人一黨。

 章惇則是因為驕傲,那種骨子裡的驕傲,以及那種強烈到極點的好勝心!

 嘉佑二年科舉,考了第八名,因為章衡考了莊園,於是直接丟下功名,不參與授官,準備下一次科舉。

 嘉佑四年開封府第一,進士第五名。

 這才勉強滿意!

 仙遊潭上,為了贏蘇軾,他一個人走上那條都已經腐朽的獨木橋,悠悠然上了紫閣——子瞻,現在誰才是豪放不羈的士大夫?

 蘇軾目瞪口呆!

 但,現在章惇遇到麻煩了。

 他不結黨,和誰都是若即若離。

 他太驕傲,哪怕新黨裡的很多人,其實也不大喜歡他。

 李清臣、張璪、安燾,加上那個去了蘇州的韓縝,還有回鄉去風光的蔡確。

 都和他面和心不和。

 自然,御史臺裡,根本沒有他的人。

 大部分人,都只是點頭之交罷了。

 以至於現在,想找個人彈劾自己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