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三百二十九章 錦囊妙計

 元祐元年正月乙卯(26)。

 汴河舊堤岸司堆垛場上。

 章惇與前來送別的親友一一拱手拜別。

 “諸公,山長水遠,來日再見!”

 章衡、章縡等紛紛拱手,目送著章惇在元隨們簇擁下,登上南下的漕船。

 汴河上,此刻,旌旗如雲。

 御龍第一將的十個指揮,都已經登船完畢。

 一艘又一艘的漕船,沿著汴河,浩浩蕩蕩,向著南方駛去。

 數以萬家的家眷、汴京親朋,都擠在了堤壩上,對著遠去的親人揮手送別。

 呂公著、司馬光都穿著便服站在堤壩上,目送著上百艘滿載著禁軍和甲械的漕船,順流南下。

 “希望,諸軍都能平安歸來!”呂公著輕聲說著。

 他年輕的時候,目睹過汴京城裡家家縞素,戶戶哭泣的悲傷場景。

 自然,不希望再看到一次,滿城為大軍而哭。

 司馬光則嘆了口氣,輕聲道:“熙寧南征,死於交趾刀兵之下的人,不過數百……然死於瘴癘者,卻多達數萬!”

 呂公著道:“章子厚、狄子佳,皆穩重老成之人……當不會重蹈覆轍!”

 “郭仲通(郭逵)、趙公才(趙卨)當年,難道不是穩重老成之臣?”司馬光反問。

 呂公著頓時語噎。

 司馬光道:“晦叔啊,為今之計,還是當防範於未然,在戰事起前,便先行將戰事平息!”

 呂公著搖搖頭:“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兩宮、天子還有朝野的戰意,都已經被鼓動起來了!

 汴京新報,隔個兩三天,就會刊載一下熙寧南征前後的事情。

 有時候還會科普一下交趾獨立、建國的故事。

 而且,總是會重點渲染一番,交趾自漢武之後的千年時光,從未脫離中國。

 哪怕是南北朝並立的時代,交趾也依舊是中國郡縣。

 五代晚期,後唐滅亡,南漢劉巖無能,才使交趾脫離中國。

 順便,那份小報總是會將一個事情拿出來說——交趾廣源等州,雖蠻荒瘴癘,但礦產豐饒。

 過去儂逆智高,每年可從廣源州採金數千兩!

 於是,在那份小報的鼓譟下,太學生們群情激憤,汴京百姓、輿論,也都是喊打喊殺。

 大勢已經形成了。

 司馬光嘆息一聲,問道:“晦叔,欲伐交趾,五千兵馬怎麼夠?”

 呂公著沉聲道:“廣西應該還能抽調出一萬多……”

 “算上儂智會、儂盛德等人的侗兵,應該能有兩萬餘……”

 “從當地僱傭民夫、青壯……如此,當是五萬左右!”

 “夠嗎?”司馬光問。

 呂公著搖搖頭,這肯定是不夠的。

 交趾再怎麼樣也是一個南方大國,帶甲十餘萬。

 一旦知曉大宋南下,肯定會動員。

 湊個二十萬的大軍,來迎戰大宋軍隊,想來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據說交趾和占城有世仇。

 章子厚和狄子佳也說會聯絡占城,對交趾夾攻。

 占城怎麼著也該可以吸引個幾萬交趾軍隊。

 這樣,大宋需要面對的交趾兵力,在十五六萬上下。

 一比三的兵力對比。

 這仗不好打啊!

 “所以……”司馬光看著呂公著:“為天下蒼生計,還請晦叔在御前,力言不可親啟戰端!”

 “至少,不可大量抽調兩湖、廣南東路的兵馬……”

 呂公著點點頭。

 若只是現在的兵力,廣南西路或許還供應的起。

 可一旦需要調動廣南東路、兩湖,甚至沿邊的兵馬。

 那就不是一個貧瘠的廣西軍州能負擔的了的。

 勢必需要從廣南東路、兩湖甚至是兩淮大量運輸糧草,供應軍需。

 如此一來,今年的軍費開支,必然飆升。

 更將導致,本就負擔沉重的兩淮、兩浙物價飛漲——汴京城每年八百萬石的漕糧,大半皆從兩淮、兩浙轉運入京。

 這是汴京城的生命線,一石糧食都不能少。

 少了,就會讓京城出現糧荒。

 這是大宋絕對不會允許的事情。

 於是,就只能將負擔轉移到兩浙、兩淮的產糧區。

 可這些地方,本來就已經為了供應汴京而筋疲力盡,現在若再加上要供給廣西大軍。

 呂公著知道的,那必然是一場民生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