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三百五十一章 陛下,請聽臣解釋!

 元祐元年二月甲申(25)。

 趙煦早早起來,穿上了朱氏給他織的衣服。

 然後在兩宮的親自送別下,登上了御車,開始了他這一世的第一次巡視京城。

 在宣德門門前,殿前司都指揮使燕達,親自率領一個指揮的騎兵,加入隊伍,擔負趙煦這次出巡的淨街使。

 而蔡京、蘇頌、範純仁、呂大防、鄧潤甫等開封府官員、經筵官,則騎著馬,跟在趙煦御車左右,隨時候命,聽趙煦吩咐、備為諮詢。

 伴讀們,則跟著種建中兄弟,吊在隊伍後面。

 車駕過了州橋後,就開始放緩速度。

 街道兩側的百姓,也開始出現。

 燕達率領的清道騎兵和開封府鋪兵們,一起參與到了秩序的維護中來。

 趙煦坐在御車中,透過垂簾,看著那一排排,跪到在街道兩側的人群。

 騎著馬,跟在御車身邊的蔡京,趁機介紹著汴京城的情況:“陛下,汴京自太祖定都以來,便以象天設都,為汴京之要旨……故而,汴京新城、內城,乃是大周天,皇城則是太微垣,大內是紫薇垣……”

 趙煦微微嗯了一聲,這個他自然清楚。

 自周以來,歷代都城,都是用‘象天設都’為思想營建。

 譬如漢長安,城南象南斗,城北象北斗。

 現代的考古學家,在電腦上,將北斗七星、勾陳、北極、紫薇右垣等星座的星圖連起來後發現,和發現的漢長安城輪廓幾乎一模一樣。

 隋唐洛陽城也是如此。

 其皇城曰:太微,宮城曰:紫薇,洛水穿城而過,是謂銀河。

 這是用皇城、宮城,模擬天上的太微、紫薇、銀河。

 以示帝王在人間之宮,就是天帝在天上之宮。

 大宋當然也不例外,皇城建在汴京東北,就是刻意的法天之太微,引金水河、五丈河入宮,則是模仿秦漢隋唐‘表天河銀漢之義’。

 汴京城和前代都城不同的是……

 趙煦看向街巷。

 除了燕達和開封府的鋪兵們,在街道上,沿著趙煦御駕前進方向架設的朱漆杈子,還有大量店鋪私人架設在店外的杈子。

 此外,街巷之間,大量建築,都擠佔著原來的街道。

 不僅如此,趙煦還看到了,有些人甚至向著城內的汴河堤壩侵佔。

 特別是在州橋兩側的商業帶上,這一點尤為突出。

 這就是侵街和侵河。

 困擾了大宋上百年,直到滅亡也無法改變的現象。

 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畢竟,汴京寸土寸金。

 每多一個房子,每多一塊空間,就意味著多一筆穩定的收入。

 管?

 管不了的!

 國初時太祖曾以嚴刑酷法,制止侵街與侵河的現象——諸侵街巷阡陌者仗七十!

 有用嗎?

 沒有!

 官家打板子就打唄。

 何況法不責眾,侵街的人那麼多,趙官家管的過來嗎?

 於是,就在太祖時代的開寶九年,太祖‘宴群臣於會節園,還經通利坊,以道狹,拆撤侵街民舍益之’。

 可見在當時,違建就已經開始堵塞道路交通了。

 太宗之後,侵街、侵河現象就已經無法阻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