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三百六十一章 南下的人們

 等範純仁坐下來,趙煦就總結道:“卿等所奏,朕已經知道了,侵街之事,乃是歷代以來之痼疾……”

 “想要立刻解決,不大可能!”

 “當徐徐圖之,緩緩而來,一月一改,一年或可有變,一年變之,十年就可大變。”

 “朕是有足夠耐心和信心,與卿等一起解決此事的!”

 這個總結的態度,是必須要表的。

 因為,趙煦太清楚,大宋士大夫們的脾氣了。

 容易上頭,容易激動。

 有些時候,甚至可能被情緒裹脅,做出過激的行為來。

 尤其是年輕的士大夫們。

 比如說,太學裡的年輕人,也比如說御史臺裡的烏鴉們。

 但,成熟的政治家,必須避免這樣的事情。

 不能讓朝堂被情緒裹脅,被政治正確的口號佔領。

 只有務實,才能有出路。

 趙煦在現代和他的上上輩子,都見過被情緒裹脅下的事情。

 元祐時代,舊黨的激進派們,喊了整整九年口號。

 最後是一地雞毛,除了將國家完全撕裂外,沒有任何成果,就是最好的證據。

 “陛下聖明!”群臣俯首而拜。

 蔡京更是深深低頭。

 “朕意在開封府府衙之中,設立一個臨時的相關官署。”

 “這個官署,主要用來,關注、追蹤並商議、改進汴京侵街之事。”

 “便叫其‘提舉汴京內外廂道路、廂房公事’!”

 嗯,你也可以將之稱呼為‘汴京交通及市容市貌整頓領導辦公室’。

 “開封府!”

 蔡京出列,拜道:“臣在!”

 “以卿兼任提舉汴京內外廂道路、廂房公事!”

 “臣領旨!”

 “鄧學士、範學士、呂侍郎。”

 鄧潤甫、範純仁、呂大防三人出列拜道:“臣在!”

 “朕命卿等為‘參知汴京內外廂道路、廂房公事’,配合開封府,參與對接相關公事,並及時進奏於朕!”

 “唯!臣等謹遵旨!”

 假如說,蔡京是‘汴京交通及市容市貌整頓領導辦公室’的負責人,那麼這三個人,就是代表趙煦對接這個事情的大臣。

 換而言之,他們三個人,加上蔡京領導的這個‘提舉汴京內外廂道路及廂房公事’官署,就形成了一個繞開三省六部和都堂,直接對趙煦個人負責的全新權力機構。

 趙煦又看向程頤、蘇轍:“程說書、蘇講書。”

 “臣在!”程頤和蘇轍起身。

 “朕命兩位愛卿,為參贊汴京內外廂道路及廂房公事,負責帶領諸伴讀,協助開封府,整理相關文牘,並進言獻策!”

 “臣遵旨!”兩人齊齊拜道。

 這兩人,就相當於,成為了蔡京的秘書,伴讀們則是蔡京手下的實習生和打雜工。

 這很大宋!

 天子,隨時可以任命或者成立一個臨時機構,來繞開固有的程序。

 熙寧變法的時候,王安石就是以參知政事的身份,受命成立了‘制置三司條例司’,繞開了反對變法的其他宰執,推動變法。

 去年的韓絳,也是通過奏請設立‘役法條例檢討司’,繞開了都堂上可能的反對勢力,對役法進行調整。

 當然了,這也是大宋冗官冗員的源頭之一。

 好多機構,臨時著臨時著,就變成了正式官署。

 有些機構本來是臨時的,事過就要裁撤,但卻因為種種原因保留了下來。

 而這些其實已經失去了職能效力的差遣,卻還是成為了好多官員的去處。

 ……

 遙遠的南方廣西桂州城外,在二月的最後一天。

 山水之間,一艘艘的烏篷船,穿行其中。

 每一艘船上,都裝著一個個箱子。

 箱子裡,裝著的全部是銅錢。

 顯然,這個船隊是來自於荊湖南路。

 他們押送著的是,奉汴京旨意,從潭州永興場的錢監,送來廣西充作軍用的第一批銅錢。

 船隊,緩緩的靠向桂州的碼頭。

 廣西轉運使苗時中,已經帶著人在碼頭迎接了。

 帶隊押送這一批軍資的禁軍將領,從船上走下來,來到苗時中面前,將一張文書,從懷中取出來遞給對方,然後拜道:“奉直龍圖閣、知潭州兼提舉永興場王公之命,某等押送五萬貫新鑄銅錢來此,乞轉運簽收!”

 苗時中接過那文書,首先檢查了一下格式。

 標準的中書下到地方的公文,格式正確,符合部符的書寫方式,用紙也正確,確實是中書省的專用公文紙。

 再檢查了一下尚書右丞、中書侍郎張璪的畫押以及奉符而行的知潭州王克臣的畫押。

 確認這部符上說明的,中書省奉聖旨,命潭州永興場向廣西轉運三十萬貫鑄錢。

 王克臣於是命潭州禁軍,先期押送五萬貫至桂州的事情。

 於是,苗時中點點頭,對那奉命來押送的將官道:“且待本官清點!”

 對方點點頭:“轉運自便!”

 苗時中於是親自帶著人,將那些從船上搬下來的銅錢清點。

 一串串銅錢,被從箱子裡取出來。

 很快整個碼頭,都被銅錢散發的光澤所籠罩。

 五萬貫,就是三千八五十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