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三百六十八章 優秀的匹配機制

 元祐元年閏二月丁酉(初九)。

 朝奉大夫、天章閣待制、知成德軍劉謹卒。

 光祿大夫、知揚州滕元發加龍圖閣待制;正議大夫,知瀛洲謝景溫,為寶文閣直學士;朝議大夫、倉部郎中王說出知密州;朝請郎、司門郎中呂陶,為殿中侍御史。

 朝議大夫、司農少卿孔宗瀚,上表乞骸骨。

 詔以孔宗瀚,至聖文宣王之後,循例知濟州,從奉孔子祀。

 禮部尚書曾孝寬上書,因以天子讀書,首通《春秋》,又《春秋》聖人之經,乞太學置春秋博士,並在將來科舉,專以《春秋》為一科。

 趙煦翻看了一下,這些近日來的朝野重要人事任命。

 就將之放到一旁。

 “聽說,朝中近來在議論,要給我身邊的經筵官們升官?”趙煦問著石得一。

 石得一答道:“確有此事!”

 “集英殿侍讀蘇頌,將加龍圖閣學士,依舊為開封府府街諸縣鎮公事。”

 “侍講孫覺,擬自秘書少監,遷右諫議大夫或者給事中。”

 “侍講呂大防,擬從兵部侍郎,遷兵部尚書。”

 “集英殿說書蘇轍、講書程頤、呂希哲等,皆有任御史之議。”

 趙煦點點頭,這都是題中應有之義。

 也是歷代以來的傳統。

 所謂得道飛昇,雞犬升天。

 只是,現在的情況比較特殊,趙煦自己還沒有親政,他身邊的近臣,就都要逐步掌權了。

 這也算是,都堂方面的示好。

 按照他們的這個安排,再過幾年,現在的這些經筵官,就都可以逐步走上高位。

 像呂大防,甚至可以進入西府,出任執政了。

 趙煦只是點點頭,沒有在這個事情上面表態。

 他也不適合表態。

 “走吧!”趙煦站起身來,說道:“去坤寧殿!”

 明天就是向太后遷居保慈宮的日子。

 換而言之,以後趙煦再想去向太后那邊,就得出福寧殿了。

 趙煦到坤寧殿的時候,坤寧殿的大部分器物,都已經搬走了。

 整個殿堂,空落落的。

 趙煦沒有讓人驚動向太后,自己隻身進了內寢。

 便見到向太后跪在內寢的佛龕前,對著菩薩唸唸有詞。

 “母后又在想念皇兄和皇姐了?”趙煦走到向太后身邊,然後也跪到她身後的蒲團,對著那佛龕拜了一拜。

 向太后嘆息一聲,道:“母后是個無福之人……”

 說著,她就掉下眼淚了。

 她這次搬離坤寧殿,最擔心的事情,就是她那個可憐的孩子的魂魄,若是回來,看不到她了,會不會傷心?

 “母后莫哭,母后莫哭……”趙煦只能安慰著。

 “兒會降詔,加封皇兄,並命大相國寺、開寶寺僧人,為皇兄祈福的!”

 趙煦說著,就喊道:“石得一!”

 石得一從帷幕外恭身說道:“臣在!”

 “傳我的口諭去學士院,請鄧學生草詔,以皇兄先帝嫡子,朕之長兄,太后之子,加封為大國之王!”

 “諾!”

 向太后終於放下心來。

 有了王爵,那個可憐的孩子,就可以在九泉之下,在宗廟之中,與列祖列宗同在了。

 於是,她輕輕抱住趙煦,說道:“幸好有六哥在!”

 ……

 隔日戊戌(初十)。

 向太后就正式從坤寧殿,移居保慈宮。

 坤寧殿,將從此封存,直到迎來一位新的女主人。

 向太后移殿,向家、高家還有諸外戚家族的命婦們,紛紛入宮恭賀。

 就連宰執家裡的命婦們,也來道賀。

 重新修葺過的保慈宮,和慶壽宮一樣,保持了樸素、簡單的風格。

 沒有了硃砂染色的牆壁和屏風,也沒有了鉛粉與水銀妝點的壁柱。

 一切都變得簡單起來。

 當然了,向太后的審美還是在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