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三百七十四章 忠君報國的土司們

 郭獻卿在宮裡面被官家訓斥了一頓,還要送去太學‘再教育’的事情。

 迅速的整個汴京城的勳貴圈子裡傳開。

 然後,傳入市井之中,到了第二天,無論《汴京新報》還是《汴京義報》都在頭版頭條,刊載了這個事情。

 當然,兩者的切入點和視角不同。

 汴京新報,純粹將這個事情當成了八卦新聞處置。

 而汴京義報,卻是對此大書特書,引經據典,不惜篇幅的大肆渲染。

 這就像一塊石頭,被丟進了平靜的湖面。

 瞬間,無數漣漪泛起。

 無數勳貴,立刻就和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跳了起來。

 “快……快籌錢!”

 高淮拿著手裡的汴京義報,急急忙忙的找來了自己家的司閽:“馬上派人籌錢,等寒食節一過,開封府上衙,就給人家送過去!”

 這可得快!

 越快越好!

 因為,郭獻卿已經用肉身證明了,欠錢不還,那位小官家,雖然不會催債,但人家是會記住的。

 而這位小官家的記性,朝野公認很好很好。

 把任務佈置下去後,高淮就拍了拍胸脯,自我安慰起來:“就當花錢消災了!”

 嘴上是這樣說著,但心裡面,卻是連腸子都悔青了。

 尤其是想著別人家的正店,都在日進斗金,自家的正店卻門可羅雀的時候。

 高淮心裡的就越發不是滋味。

 “我這是圖什麼呢?”

 繞了這麼大一圈,改還的錢,一個子都不能少。

 還丟了一樁天大的富貴,以及簡在帝心的機會。

 虧到姥姥家去了!

 還好,高家躺平很久了,官家就算關注這個事情,高淮覺得也關注不到自家頭上。

 天塌了,有個高的頂著!

 然後,高淮就得到了消息。

 汴京城的好多人家,都在籌錢!

 市面上的錢,更加貴了!

 好在,到了下午,錢貴的問題,總算解決了。

 因為,大量銅錢、金銀從店宅務、在京諸司手中湧向市場。

 各家拋出去的錦緞、絹布、茶葉、珍寶、香料,都被回收回去。

 雖然價格被壓了一些,但都在可接受範圍內。

 至少,比起自家砸鍋賣鐵,都湊不齊錢,但其他人卻湊齊了錢,把自家晾在原地,變成顯眼包要好。

 ……

 元祐元年閏二月乙酉(21),寒食節假期的最後一天。

 趙煦早上醒來的時候,石得一已經蹲在了他面前。

 “大家,在京諸司、諸場務以及店宅務等,奉詔出錢九十萬貫,金銀數千兩,承購諸貨物,如今大抵已經出清……”

 “累積回收絹布二十餘萬匹,茶葉十餘萬斤,香料數千斤,以及大量的錦緞……”

 “此外,還購得京城宅邸百餘間,城外菜圃千餘畝……”

 “總價值,約莫一百三十萬貫以上!”

 “善!”趙煦微笑著點頭。

 只靠著這兩天,市場上出現大量剩餘商品的機會。

 他就用不到一百一十萬貫的財帛,從市場上低價回收了大概價值一百五十萬貫的商品、不動產等。

 最妙的是——他拋出去的這些錢銀,繞上一圈後,都將未來幾天,陸陸續續重新回到忠誠的封樁庫中。

 這一波屬於贏麻了。

 當然了,趙煦還是留了體面給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