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四百零一章 章惇的政治誘降攻勢

 李常傑回到升龍府的時候。

 狄詠大軍,已經進駐了西平州(今越南諒山東北)。

 此地,屬於邕州左江道,和永平寨一樣,都是岑自亭駐軍之地,和歸化州、順安州、下石等州,都屬於羈縻州。

 這樣的情況,在宋、交邊境很常見。

 隨著宋軍進駐,當地的土人很快就發現,這來的哪裡是王師?分明是財神爺!

 這就不得不說,趙煦特意從在京禁軍抽調的這五千戍邊輪換的禁軍的妙處了。

 一方面,他們在西北參加過多次大戰,有足夠的經驗。

 另外一方面,他們都是汴京人。

 汴京人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只要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那都不叫事!

 更妙的是,提前撥付,並且隨軍而來的三十萬貫軍餉已經到位。

 於是,來自汴京的禁軍,一頭撞進了這些嚴重缺乏銅錢的土司轄區。

 他們兜裡黃橙橙的銅錢,吸引著每一個人的目光。

 在汴京城裡,大頭兵一個月月俸加祿米,就那麼三五貫,連自己都養不活。

 而他們在西北戍邊的時候,軍餉大部分都是他們在京城的家人領取。

 只有他們南下後,軍餉才真正按月的一文不少的發下來。

 而且,每個人都普遍漲了一些。

 而如今的這個世界,普遍缺錢。

 北方的遼國,西北的党項,還有大宋自己,都在鑄造鐵錢。

 銅錢的堅挺,是舉世公認的。

 於是,當這些大頭兵拿著汴京城的薪水,跑到了廣西的這個窮山僻壤後。

 每個人都發現,自己手裡的錢,似乎很值錢呢!

 山民們織的土布,雖然不如絹布細膩,本身紋路更是粗糙,但便宜啊!

 一匹上等的土布才百來文!

 大頭兵們笑嘻嘻的買上了好幾匹。

 這麼便宜的布,哪怕買回家給家裡的渾家縫成被子也是極好的。

 何況,土布只是粗糙,但質量上乘!

 拿來做出衣服,經久耐磨。

 一大桶剛剛從河裡抓起來的魚,給個十來個銅錢就可以買走。

 這麼多魚,夠一個都的大頭兵,吃上一頓了。

 山民的勞動就更廉價了。

 十來個銅錢,就夠僱一個青壯幹活了。

 於是,宋軍的營房,全是僱人建的。

 屯駐的宋軍,只需要指導這些人,教會他們建造營壘就行了。

 而這些人都很認真。

 這可是技術!

 無論是建屋,還是挖渠,對這些當地的土人而言,都屬於高精尖的技術了。

 只要學會了,以後自家的房子,也可以照著王師的法子建造。

 而等到簡易的營房建造完畢,所有人一看,都是心悅誠服。

 這就不得不說,這些御龍第一將的禁軍們,雖然都是在沿邊鍛鍊過,戰鬥力也不差,其中有兩個指揮,甚至就曾駐守在蘭州,參與了五次蘭州會戰,但他們也沒有丟掉自己祖傳的手藝。

 建的行營,簡單堅固但大氣、實用。

 軍營的床鋪,更是充分考慮了防水和保暖的需要。

 此外,燕援還來指導了他們消毒和燒水放涼後再喝以預防疾病。

 同時,燕援還讓軍醫們,從本地找來多種草藥,熬煮成茶湯,供給禁軍和青壯消暑。

 這種用著山裡採摘來的金銀花、羅漢果、忍冬、陳皮熬煮的茶湯,消暑確實有奇效。

 很快就在宋軍中風靡開來,並隨著各地土司先後率軍趕到,傳播到這些土司的軍中。

 一起傳過去的,還有多喝涼白開,可以預防疾病。營地用生石灰消毒,可以滅殺瘴癘的做法。

 這裡就不得不說,燕援麾下的軍醫們的功勞了。

 隨軍南下的這些軍醫們,一直在積極參與醫治各軍傷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