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四百一十章 金融工具人(2)

 黃良瑟瑟發抖的趴在地上,心中無數念頭都在紛飛。

 官家說這些話什麼意思?

 官家是在敲打我?還是在鼓勵我?

 他長長的籲出一口氣,然後一咬牙,心道:“賭了!”

 這個時代的福建人的賭性本來就很大。

 腦子也都非常靈活!

 所以,才能有那麼多的商業創新,出現在福建,也才能走出那麼多的進士。

 是的,在大宋現在的情形下。

 其實進士的多少,已經和經濟發達與否,直接成正比了。

 除了開封府這個怪胎外,將歷代以來科舉進士名單,以及宰執籍貫們整理一下就可以知道了。

 大宋現在,進士最多的地方,集中在兩淮、兩浙、福建、江西。

 宰執也大量出自這些地區。

 而這些地方,都是經濟發達、商業氛圍興盛的地區。

 為什麼是這些地方?

 因為發達的商業,讓這些地方的人,可以培養大量讀書人。

 這反過來,又反哺了當地的教育產業。

 大量書院、學院遍地開花,讀書人可以很方便的出遊交際。

 由此不斷形成正向循環。

 像福建,從國初的科舉戰五渣,發展到現在,已經是冠絕天下的科舉強路。

 福建士子在大宋官場上的數量越來越多。

 而其他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的人,連讀書都讀不安穩。

 典型的例子就是張載。

 張載年輕的時候,曾起意投筆從戎!

 為什麼?

 因為當時的陝西,已經連一張安靜讀書的書桌都放不下了!

 哪怕到今天,陝西各路軍州,也依然如此。

 於是,陝西發解試出來的舉人,到了汴京根本卷不過別的地方的人。

 陝西進士數量,在整個大宋排在倒數。

 甚至可能還不如,素來被人視為畏途的兩廣。

 這就是經濟對教育的影響。

 投入越多,教育越強,教育越強,投入越多。

 下定決心,黃良摒棄掉自己的其他情緒和猶豫,他頓首再拜:“官家教訓的是!”

 “錯非官家提點,草民幾釀大禍。”

 “草民惶恐……不敢欺瞞官家,草民之所以起意要做這錢引買賣,本無大志,只是目睹長久以來,天下商賈週轉錢帛之不便,又嘗讀聖人之書,知聖人教化,於是起意以錢引鋪便利天下,用飛錢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買賣!”

 這對他來說,是一場豪賭。

 賭的就是,那位少年官家,是有意扶持於他。

 證據就是,官家自己說了——此事做得好了,利國利民。

 於是,他押上一切。

 搜刮了腦子裡能想到的一切詞彙,來為他的行為張目。

 但內心的忐忑,卻是無比劇烈。

 一旦賭錯了……

 黃良知道自己的下場!

 死都是輕的,連累家族,禍及妻兒才是正常劇本。

 所以,他說完就趴在地上,緊緊的將腦袋貼著冰冷的地面。

 然後,他就聽到了一陣爽朗的笑聲。

 “哈哈哈哈……”少年官家在廳中,似乎是拍著手,笑的前僕後仰:“說得好!說得好!”

 “就是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買賣!”

 “汝這聖人之書,還是讀進去了。”

 黃良緊緊的俯首在地上,立刻說道:“草民粗鄙之見,微末之志,讓官家見笑了。”

 少年官家止住笑聲,但聲音裡的快活,依然洋溢在話語中,彷彿他剛剛無意中說的那句話,讓這位少年官家極為滿意,也就是所謂的‘龍顏大悅’。

 便聽著他說道:“這句話,應該做成旗牌,立在日後汝開的錢引鋪前,更當刷在錢引鋪的牆壁上,讓鋪中上下人等,入鋪之人都能知曉汝的志向!”

 黃良當即磕頭:“諾!草民謹記官家教誨!?

 他內心在此刻變得狂喜起來。

 過關了嗎!?

 官家認可我了?

 我抱上了官家大腿!!!

 我成為了官家的奴僕?!!!

 我沒有在做夢吧?

 黃良此刻想起了,最近汴京城裡的傳奇人物——孫家正店的孫賜。

 從酒博士到正店之主,已是傳奇。

 而從一個小小的正店之主,汴京城任何一個衙門都可以拿捏的商賈,搖身一變,成為‘官家慶典義商’,甚至被人認為可以上書天子的大商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