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四百一十五章 謀國(求訂閱)

 趙煦在閣中休息了一會,馮景就在簾外報告:“大家,中書舍人刑恕在內東門下,遞了劄子乞見。”

 趙煦回過神來,點點頭:“傳!”

 他的心情也終於燦爛起來。

 大宋內部的這些爛事,讓他糟心,可只要想到遼國比大宋還爛,他就又開心了起來。

 尤其是,看著遼人在他設計下,一步步走向不歸路。

 他的心情就無比愉悅。

 一刻鐘後,刑恕就被帶了福寧殿上。

 “臣恕恭問陛下聖躬萬福!”隔著帷幕,刑恕恭身一拜。

 趙煦答道:“朕萬福。”

 然後他就迫不及待的問道:“刑舍人,遼使如何回覆的?”

 “奏知陛下,遼使言,第一次只敢買三五十萬斤,且還需向遼主上書,得到批准。”刑恕老老實實的回答。

 趙煦抿了抿嘴唇:“三五十萬斤?少是少了點,但聊勝於無吧。”

 “最起碼,成都府路諸州積壓的陳茶、次茶有了去處了。”

 陳茶、次茶,是現在大宋茶葉生產鏈條裡,價值最低,偏偏數量最多的。

 每年都有幾百萬斤的積壓。

 這些積壓的茶葉,最後的下場,都是在發黴、腐爛後被焚燬。

 園戶欲哭無淚,官府也同樣很頭疼,茶商更是對此痛恨不已。

 因為,官府為了保證園戶繼續種茶,同時也為了撈好處,經常性的強迫茶商收購,甚至捆綁搭配銷售。

 刑恕低著頭,站在殿上,小心翼翼的問道:“陛下,臣愚鈍,不知陛下深意,願請陛下指點。”

 他可是明年就要當翰林學士的人了。

 翰林學士,四入頭之一,將來的執政候選。

 自然,他就得盡一切可能,接近天子,靠攏天子。

 而這就是一個好機會。

 趙煦隔著帷幕,看著刑恕的模樣,微笑著說道:“卿想知道什麼?”

 “臣不大懂,陛下為何要將陳茶、次茶的價格定的如此低?”

 以現在的茶價,陳茶二十錢一餅,次茶十五到二十五錢一餅。

 大宋官府在這個過程中什麼都賺不到!

 在給了園戶的收購錢外,剩下的利潤,恐怕就夠運費了。

 趙煦笑了,對於刑恕的求知慾望,趙煦很欣賞,於是耐著性子問道:“卿聽說市場嗎?”

 “市場?”刑恕似懂非懂。

 趙煦看著他,道:“朕在培育市場呢!”

 “卿想看看,北虜人口有多少?”

 “其所輻射和影響範圍內的阻卜、渤海、女直又有多少人?”

 “特別是那渤海、女真,過去可是沒有喝茶的習慣的。”

 刑恕有些不懂了:“陛下,這對我朝有何好處?”

 這就是刑恕的時代侷限性了。

 當代官員,其實都只關心收益。

 這也和他們依賴的環境有關。

 政績要求他們,必須賺錢,才能升官,一切不能賺錢的事情,都被人視作無用。

 趙煦笑了:“好處多了去了!”

 “園戶的陳茶、次茶,能被賣掉,他們獲利就多了,種茶的積極性就有了,如此就能有更多人種茶。”

 “其次,運茶僱傭的民夫,也能有工作,可以養家餬口。”

 “若每年積壓的陳茶、次茶都能賣出去,這就是數百萬斤的茶葉,需要兩三萬青壯運輸。”

 “每一個人背後都是一個家庭。”

 “這樣就是兩三萬戶百姓有了工作,可以溫飽。”

 今天趙煦心情很好,所以他很有興致,耐心的和刑恕解釋起來:“此外,當北虜治下的契丹人、奚人、渤海人、女直人還有阻卜人都習慣了喝茶後,他們也肯定想喝更好的茶。”

 “這樣,將來大宋的好茶也就有了銷路!”

 如今大宋製茶所用的技術是很適合草原飲用的。

 一直到現代,草原上的少數民族都依舊是使用茶磚、茶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