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四百四十章 決戰(2)

 嗚嗚嗚……

 伴隨著交趾人嗚咽的號角聲。

 二十頭戰象,整齊的列隊向前,氣勢無比磅礴。

 跟在戰象身後的交趾步兵,也都舉起了盾牌。

 他們的陣型,變成了偃月陣。

 這是一種很古老的步兵陣型,也始終是步兵進攻破陣的利器。

 古往今來,在一次次戰場上,它被無數名將反覆使用。

 李常傑擺出的偃月陣,屬於大唐五代時期,藩鎮軍隊常用的一種偃月陣。

 若此刻有飛機在戰場上空盤旋,就可以清晰的看到,交趾中軍是以戰象為箭頭,分成七個不同的進攻陣型。

 而每一個進攻的步兵集群,又在戰場上呈現出八字型的大雁陣列。

 典型的唐代用兵之法。

 只是,交趾人用的很生疏。

 按照唐代的規矩,偃月陣進攻時,應該以五十人為一個基本的組織結構。

 交趾人卻是亂哄哄的。

 走在前面的步兵和最後的步兵之間,有明顯的空隙。

 這意味著,假若他們在前進的過程中,遭到一支強大的騎兵突襲的話。

 那麼,他們就要面臨被騎兵從偃月陣最脆弱的凹凸處鑿開一個大口子,從而導致全局崩盤。

 同時,交趾人的陣列中,還缺乏足夠的弓弩手。

 依唐制,偃月陣在進攻時,弩手應該在接近敵陣百步左右時,開始對敵陣進行射擊,弓手在近到五十步左右時,開始射擊。

 而充當箭頭的步兵,則應該在這個時候,為弓弩手提供良好的保護、掩護工作。

 而,交趾人缺乏強弓硬弩。

 特別是前者,這使得交趾人的弓箭,在五十步的距離時,幾乎無法破甲。

 他們需要靠近到宋軍陣列前三十步左右,才有機會威脅到宋軍。

 而在唐代,這個距離的弓弩手,應該丟掉自己手裡的弓弩,拿起短刀,跟著前鋒衝入敵陣開始白刃肉搏。

 最要命的是,交趾人的弓弩手數量,嚴重不足。

 以至於,在兩翼展開的兩個八字雁行陣,在接近到宋軍陣列百步距離時,在側翼遭受了宋軍陣型之中,御龍第一將的數百張神臂弓的遠距離攢射!

 神臂弓,作為在宋夏戰爭中大發異彩的蹶張弩。

 有著射程遠、破甲能力強、精度高等諸多優點。

 噗噗噗!

 宋軍裝備的,專門用來對付党項人的鐵鷂子的弩箭,將那些舉著盾牌的士兵,直接掀翻在地。

 精鐵打製的箭頭,甚至直接洞穿了交趾人使用的那些蒙著皮的盾牌。

 戰場上到處都是到底哀嚎著慘叫的聲音。

 在一百步到五十步距離時,交趾人兩翼的兩個陣型,倒下了數百名士兵。

 幾乎都是最勇敢,最敢戰的士兵。

 兩翼的兩個陣型,幾乎被打散。

 八字型的陣型,徹底潰散,變成稀稀拉拉的一字。

 還未接陣,交趾人的兩翼,就已經在事實上喪失了進攻能力。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十餘年前,宋軍還未廣泛裝備神臂弓的時候。

 交趾人就已經被宋軍弓弩射成了馬蜂窩。

 像決裡隘一戰,燕達指揮的部隊,在正面依靠強弓勁弩,將數萬交趾兵馬,包括衝鋒的戰象一起擊潰。

 十餘年後的今天,宋軍的裝備已經更新了一代。

 戰術、戰法,也已經更迭了一次。

 在沿邊和党項人的拉鋸戰中,宋軍早就習慣了,以強弓硬弩接戰。

 李常傑指揮著他的中軍,看著兩翼已經近乎崩潰的兩個雁行陣。

 雖然他早已經預料到了這個結果。

 但再次看到,宋軍像拍蒼蠅一樣,將他的兩翼拍碎,他依舊忍不住怒目圓睜。

 但他來不及思考,更來不及訓斥。

 他甚至只能裝作不知道的模樣,大聲鼓勵著中軍向前前進。

 只要距離拉到三十步之內,戰象就可以發起衝鋒。

 ……

 狄詠在戰場上的一處制高點,設立了自己的中軍將臺。

 這讓他得以,縱覽全局。

 此刻在他眼前,交趾兵已經在南北長達十餘里的正面戰場完全展開。

 不過,除了中軍之外的兩翼,完全沒有章法。

 看上去,只是亂哄哄的烏合之眾。

 他們戰戰兢兢,畏畏縮縮。

 在戰場上的行動,好似龜爬。

 幾乎就是後方的人催促一下,就走幾步,催促一下就走幾步。

 在狄詠身邊,許克難看著交趾陣列,不住的嚥著口水。

 “總管,請讓俺出擊吧!”許克難直接請戰:“俺保證,只要三五百騎,就足以讓賊軍全軍崩潰!”

 許克難是打老了仗的。

 自然一眼就看出了交趾人的大問題。

 兩翼都是烏合之眾,別說掩護中軍了,他們就連吸引火力做不到。

 完全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可能連大宋腹地州郡的廂兵都不如!

 而廂兵是大宋公認的弱軍。

 打個暴動的農民,都可能被農民拿著鋤頭、木棍給打的滿地找牙。

 這樣的敵人是所有騎兵的最愛。

 只要攆著他們跑就行了。

 狄詠抬起手,緊緊盯著戰場上,正在前進的交趾中軍。

 此刻,他們的前鋒戰象集群,已經進入了宋軍陣前五十步內。

 “騎兵不能動!”狄詠沒有看許克難,直接說道:“交賊如此行事,極為莽撞,或有詭計!”

 寶貴的騎兵部隊,是他手中唯一一支可以快速響應的生力軍。

 必須得到保存。

 以防萬一!

 既防止,賊軍戰象突入陣列,甚至動搖陣列。

 也要防止賊軍可能留有後手。

 何況賊軍主帥是李常傑!

 一個先帝和當今官家,都念茲在茲的大將。

 他絕不可能如此莽撞的,押上自己的一切。

 他肯定留著後手!

 所以,狄詠很清楚,自己也必須留下後手。

 ……

 “三十步了!”李常傑,抬起頭,看向自己前方。

 披掛著戰甲的戰象,已經迎著宋軍的箭雨,前進到敵陣三十步了。

 戰象上騎乘著的象兵,恐怕都能看到宋軍陣列第一排的士兵的模樣。

 “是時候了!”

 “該衝鋒了!”李常傑握緊拳頭在心中吶喊著。

 戰象們沒有辜負他的期望。

 在象兵們的鼓勵下,這些被交趾人從小養大的戰象們,集體昂起象鼻,發出震耳欲聾的象鳴。

 它們的速度陡然加快!

 以勢不可擋之勢,衝向了宋軍陣列。

 第一排的宋軍士兵,手中的盾牌高高舉起。

 螳臂當車!

 李常傑冷笑一聲。

 他見過戰象的突擊!

 在短距離內,這些龐然大物,足以踏碎柵欄,撞爛土牆。

 宋軍在陣前高舉的那些巨盾,或許可以防禦箭矢。